西湖法院网讯 近日,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某银行诉多家企业、诉讼标的额达1.98亿余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该案的成功化解,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了涉案企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案情简介
2020年12月21日,原告某银行与被告甲公司签订《流动资金借款合同》,约定某银行为甲公司提供19 800万元可循环借款额度借款。从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甲公司分七笔共向某银行申请了借款19 800万元,某银行依约向甲公司发放了相应贷款。2020年12月21日,乙公司、熊某某、秦某某、盛某、王某、李某、万某某、丙公司、丁某、龚某、胡某某、周某与某银行签订了《保证合同》,为借款人甲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自2023年3月21日起,甲公司未能按时还款。某银行催收未果后诉至法院,请求甲公司清偿尚欠的贷款本金19 800万元及利息442 750.08元、律师费30 000元,并要求乙公司、熊某某等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法院调解
该案涉及多家企业,担保人数众多,诉讼标的额大,处理不好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和担保人个人正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诉前,原告某银行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要求对被告甲公司的银行账户予以冻结。对企业而言,冻结账户不仅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对公司的征信带来损害。为此,该庭立即组成合议庭,迅速厘清证据脉络和案件基本事实,制定了详细的调解方案。承办法官多次主动联系案件当事人进行协调沟通,耐心听取原、被告及担保人意见,分析利害得失。通过法官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最终,原、被告及担保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被告某公司于2023年12月20日向原告支付剩余全部欠款本息及律师费,被告乙公司等对被告甲公司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至此,该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该涉企纠纷的顺利化解,既保障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减轻了双方当事人的诉累,又避免了被告可能因案件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是该庭高效化解金融纠纷、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湖区法院将案结事了人和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靠前、精准服务,加大诉源治理力度,强化涉企案件诉前调解工作,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举措,推动涉企纠纷快速高效化解。
下一步,该庭将持续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前端解纷能力,主动作为、能动司法,进一步提升审执工作质效,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