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札记
以“零容忍”态度保障老年人涉金融合法权益
作者:西湖区法院 陶志明  发布时间:2022-09-08 16:39:55 打印 字号: | |

西湖法院网讯  2022年4月8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法发〔2022〕15号),并配套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第二批典型案例,明确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涉老年人权益的各类案件,充分利用司法手段并通过裁判指引,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这是人民法院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不断提高审判质效、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宣言。

金融领域系老年人被侵权“重灾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当前,面对老年人正逐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金融消费群体,广泛参与各类经济金融活动的现状,以“零容忍”的态度保障金融领域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近几年,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大量的涉老年人纠纷不断涌入法院。研究显示,2021年度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涉老案件54.25万件,超九成为民事案件。老年电信网络诈骗、婚姻自由和人身安全、交通出行、再就业权益、旅游消费、以及保健品诈骗、物权保护、等方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问题值得注意。

据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反映,老年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存在风险辨别防范能力低、维权意识薄弱、法律意识不高、诉讼能力低下等问题,在金融领域中权益亦容易受到侵害,甚至上当受骗。该庭近三年审理的涉老年人金融案件中,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的2件,虚假投资理财诈骗2件,被犯罪分子盗刷信用卡的有5件,被非法中介骗取中介费的有7件,被忽悠借名贷款的4件。数据表明,老年人成为遭受金融权益侵害的“重灾区”,加强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急迫的现实需要。

老年人金融权益受到侵害原因多样

经分析,经分析,此类案件反映了金融领域老年人权益保护存在以下问题:

——老人权益保护制度空白。涉老年人金融案件的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低,有的为文盲或者半文盲,诉讼能力较弱,妨碍他们行使诉讼权利。他们既不能完成地表达其诉请,也不能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主要针对传统消费领域,并未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出具体规定。在相关保护制度空白的前提下,老年人大多没有经济实力聘请律师代理其参加诉讼,也不懂申请法律援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诉讼结果。该庭近三年审理的36件涉老年人金融案件中,聘请律师参加诉讼的有2件,法律援助的3件,由亲属代理参加诉讼的8件,老年人大都处于诉讼不利位置。

——金融服务适老化待提升。一方面,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专业性较强,但金融服务适老性存在缺失;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学习能力、适应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导致金融产品的迅猛发展和老年人的金融素养欠缺矛盾日益凸显,面对金融科技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在获取各种服务中存在“数字鸿沟”,加大了老年群体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难度。如该庭审理的王某与某银行储蓄合同纠纷一案中,65岁老人王某发布出租房屋信息后,远在海南的犯罪分子假意要租赁该房屋进而骗取王某提供手机验证码,在无任何风险预警的情况下,王某对转发验证码的严重后果一无所知,被犯罪分子异地盗刷王某信用卡款项10000元。

——老人纠纷解决机制不畅。随着金融机构物理网点的减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老年人反映消费争议的渠道逐渐减少,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尚待完善,司法往往成为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而有的老人生活圈子较小,信息面狭窄,不清楚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有的老人维权能力相对薄弱,不能积极寻求法律帮助;有的老人认为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解决纠纷成本高、周期长,且受身体限制等原因,给维权带来较大困难。如该庭审理的某银行与何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65岁老人何某为了打麻将向银行贷款4.48万元,因听信中介“内部有人、特殊渠道、低息贷款”的忽悠,获得贷款后向黑中介支付中介费11620元,但何某向相关金融机构投诉未得到回复后,索性自认倒霉,不了了之。

多维互动保护老年人金融合法权益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认为,加强新时代老年人金融合法权益保障工作任重道远,需久久为功,更需要多方合力、多维互动,推动全社会共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保护老年人金融合法权益,健全法律体系是根本。不断完善老年人金融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和出台老年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专门立法,深入社区、街道开展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宣传活动,用老年人更熟悉、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金融风险防范知识,提高老年人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为老年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法律支持。

保护老年人金融合法权益,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金融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并督促金融机构担起主体责任,大力开展老年人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出台老年客户金融服务标准,关注老年消费者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金融服务。

保护老年人金融合法权益,畅通维权渠道是重点。不断拓宽老年人金融消费纠纷解决途径,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投诉处理机制,形成自行和解、第三方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化、便捷化纠纷解决机制。公安机关与金融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资源共享,协同加强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案件的力度,重点打击金融领域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

人民法院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多司法温暖,是保护老年人金融合法权益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加大对老年人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力度,开通老年人立案绿色通道,指导老年人充分举证、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涉老年人金融案件,发布涉及老年人金融权益保护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和分析点评,进一步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引导广大老年人在金融活动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增强依法维权能力,为老年人金融权益保护贡献司法力量。


 
责任编辑:李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