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法院网讯 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以“互联网+金融”为理念,在智慧法庭建设的基础上,形成“诉前调解、简案速裁、繁案精审、批量快结”一站式解纷新模式。金融法庭成立以来,法庭共收案33263件,结案32680件,结案率97.65%,涉案标的额近65亿元,化解了大量金融纠纷。
一是智慧解纷,线上运行增效率。运用诉事速办专用手机开展在线调解,为远在异地的当事人提供了远程调解的服务。上线“金融案件快办系统”,推广应用收转发e中心、法官e助理以及文书随案同步生成等应用程序,实现了金融案件网上批量立案、批量审理、批量文书生成、批量结案等功能。建立上诉案件交办平台,并在法庭进行试点,实现上诉案件电子卷宗“闪送”。打造从前端立案到终端归档的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模式,实现环保的“绿色诉讼”。
二是诉前调解,探索调解关口前移。根据金融纠纷案件当事人多、送达难、纠纷成因复杂等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在调解关口前移,全面实行金融案件百分百诉前调解程序前置,从而能够有效化解金融纠纷。该庭借助科技化手段,积极开展在线诉前调解工作,充分利用四套在线设备,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大力开展远程诉前调解,实现诉前调解、立案、保全、审判一站式线上服务。
三是集约办理,优化配置司法资源。面对案件激增态势,基于综合诉讼成本、诉讼效率以及金融机构内部资产整合等因素,法庭积极探索集约化审判工作模式,即通过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集中,将各审判点分散工作、平行运转、线状管理的模式打破重组,将集约化管理与专业化审判相结合,使各项具体工作更加专业、集中和高效,呈现出集中立案、集中送达、集中保全、集中开庭、集中执行的特点,从而不断提高司法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金融审判质效。
四是联动解纷,多元化解聚合力。主动与南昌市西湖区金融服务中心对接,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健全法院与金融服务中心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畅通法院与金融服务中心沟通协调渠道。引导当事人选择到与金融法庭只有一墙之隔的西湖区桃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形成了“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常态化模式,为当事人提供更多的解纷途径,真正满足当事人高效、便捷、公正解决纠纷的多元司法需求。通过设置巡回审判点、召开金融座谈会、建立与金融服务中心的诉调对接、邀请省银行业、保险业协会派员参与金融多元化解等方式,创新开展金融案件源头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