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法院网讯 今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思路,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延伸司法服务,不断加强涉企金融案件调解力度,让企业在奔跑中“调整呼吸”,从而真正推动双“一号工程”决策部署在金融法庭的落实落细。该庭的做法有:
一是坚持调解工作贯彻审判全流程。一方面,该庭在2018年10月推出金融纠纷诉前调解机制的基础上,于今年起开始实行金融案件百分百诉前调解程序前置在高效处理案件的同时,案件质量大幅提升,案件数量稳步下降,大量案件化解于诉前。另一方面, 坚持诉中、庭后调解不放松,建立法院专职调解员制度,聘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人民陪审员,作为该院的金融纠纷专职调解员,助力法官高效化解金融纠纷。
二是健全特约调解员名册。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名册制度的重要作用,积极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加入特约调解员名册,有力推动金融案件多元解纷机制健全和发展。该庭于2021年就将各大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中心的多名专业人员纳入特邀调解名册,今年以来,该庭邀请桃花镇司法所4名具有多年民商事案件调解经验的专家加入特约调解员行列,进一步壮大调解力量。
三是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今年以来,该庭及时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在办理过程中走“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绿色通道,做到涉企民商事案件全流程加速办理,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同时,该庭进一步整合民调组织、行业协会、仲裁机构等调解资源,制定涉企纠纷委派调解工作机制,将涉企纠纷案件纳入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调解。
四是科技手段助力高效化解。考虑疫情期间企业普遍受到冲击,尤其是对涉及民生类、涉民营企业案件,为更快更好化解涉企矛盾纠纷,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庭主动提供“私人订制”法律服务,坚持诉前调解、庭前调解优先原则,将纠纷化解于法院门外。“诉事速办”服务通道开通后,该庭金融调解工作再添“利器”,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诉讼服务提档升级,让诉讼不因疫情停步,实现了金融案件“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构建成“线下一站全办、线上网络通办”的诉讼服务格局。
该庭负责人表示,根据最高院相关精神,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为此,金融法庭对涉及疫情影响的涉企金融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坚持诉前调解、庭前调解优先原则,构建成“线下一站全办、线上网络通办”的诉讼服务格局,尽量争取合理延后的还款期限。
据悉,今年以来,该庭通过各种途径调解涉企案件达到30余件, 在高效处理案件的同时,给予企业必要的还款宽限期和缓冲期,让企业轻装上阵,让企业涅槃重生,为营商良好法治环境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