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法院网讯 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历来坚持好传统+高科技,为了破解案多人少矛盾,妥善化解金融纠纷,该庭插上“信息化”翅膀,提高涉企金融案件审判质效,营商环境数字化改革的红利不断显现,不断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建立上诉交办平台 案卷卷宗实现“闪送”
前往该庭办理业务的刘律师表示,“以往的卷宗移送方式涉及两级法院卷宗移送,需要签收、登记、审核、移送等多项流程,往往需要半个月以上,既给当事人带来诉累,也造成了诉讼冗长。上诉交办平台建立以来,案卷卷宗一键移送,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
针对上诉案件在两级法院流转时间长、交办流程多、案卷易遗失等问题,南昌中院牵头与技术公司沟通,建立上诉案件交办平台,并在法庭进行试点。上诉案件交办平台打破了传统卷宗上诉移转、运送、退回模式,重塑上诉卷宗移转流程,全面压缩传统卷宗线下签收、登记、审核流程,在线完成卷宗移送、签、收、发等工作,通过大幅缩减卷宗移送耗时提高审判工作质效。
试点半年多以来,该庭上诉案件40余件,每件案件移交中院仅用时30分钟,大幅度缩短了上诉周期,避免诉讼周期过长给当事人带来的讼累,实现上诉案件电子卷宗“闪送”,彻底解决了上诉案件在两级法院流转时间长、交办流程多、案卷易遗失等问题,获得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金融快办显神速 24小时不打烊
该庭负责人表示,“在新形势下,把江西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果完美融入到金融法庭的建设中来,建设智慧法庭,为金融单位提供一流的诉讼服务和打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为此,该庭高度注重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全省率先上线“金融案件快办系统”,配合应用收转发e中心、法官e助理以及文书随案同步生成等应用程序,实现了金融案件网上批量立案、批量审理、批量文书生成、批量结案等功能,推进了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集中,大力推进类型化案件集中庭审。
目前,法庭已实现金融案件100%网上立案,24小时全天候立案,做到当日办、一次办、网上办、批量办,将批量案件立案时间由原来数天缩减到半小时左右,并创造了一天立案数百余件,一次庭审审理212余件,一天成功送达300余件等多项工作记录,让金融审判走上“快车道”。
办案全流程无纸化 实现环保“绿色诉讼”
“没有想到如今法院庭审如此便捷,审判庭都未曾出现一页纸张,所有庭审内容都通过电脑显示器屏幕一一展现,法庭信息化建设真的让人叹为观止”,近日,金融法庭通过“无纸化”技术开庭审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案件当事人对无纸化庭审模式大开眼界。
据悉,“无纸化办案”是以法院的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为前提,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着力推进贯穿立案、调解、审理、合议、裁判、执行、结案、归档等环节的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无纸化,电子卷宗随办案进程同步网上流转,办案过程全程网上留痕的办案模式。
自从2021年3月开始,该庭便开始使用“无纸化”技术审理民商事案件,经过一年时间的探索使用,法庭法官们运用“无纸化”审判已经驾轻就熟。该庭以“整合资源,集约管理”为突破口,切实畅通数字化、信息化网上办案流程,打造从前端立案到终端归档的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模式,实现环保的“绿色诉讼”。全面推进无纸化办案以来,全面推进无纸化办案以来,法庭共有1886件案件进入无纸化办案平台。其中,诉前调解353件,开庭审理案件1533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不断走向深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化应用,信息时代审判运行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壮大,信息化建设势必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从而真正推动双“一号工程”决策部署在金融法庭的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