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法院网讯 今年以来,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把财产保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诉源治理、深化多元解纷的重要抓手,通过多项措施加强财产保全工作,提升司法审判新高度,有效保障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变现,推动案件质效再上新台阶,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优引擎”。
一是规范财产保全流程。为确保保全工作有序进行,该庭制定《立案、送达、保全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办理保全案件工作流程进行详尽规定,规范财产保全案件文书样式、办理指南等指引性文件,有效推进“立保同步”工作机制规范化运行,积极构建法庭执行保全工作良好格局。
二是加强线索查控力度。针对提供被保全人财产线索难的问题,该庭积极实行“司法查控系统+线下现场保全”双保险策略,采取及时有效的保全措施,依法查控被保全人财产,打破债务人侥幸心理,为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保障。现如今,该庭保全工作中已经常态化使用全国司法查控系统,最大化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三是加强保全团队建设。该庭抽调精兵强将,成立财产保全工作小组,专司保全审查和制发文书工作。保全小组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立审执环节的顺利衔接和高效运行,并对保全工作实行集约化办理,将同一被申请人有多处财产,以及同一地区有多个保全案件的情形进行案件合理分流,努力在路线、时间和信息上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劳动。
四是推进工作联动机制。利用法庭、银行掌握的信息优势共谋共策,变保全干警决策为法院、银行共同谋划,对外加大与各大金融机构、各单位的协调合作力度,对内定期召开专项行动研讨会议,对涉金融案件进行逐案研判,形成最佳保全和执行工作方案,找准案件的突破口,全方位、多渠道查找被保全人的财产信息,构建保全执行社会化大格局,保证金融案件及时变现。
五是规范财产保全行为。加强对财产保全工作适当性和合法性审查,将保全必要性、保全标的额等纳入审查范围。严格限制超标的查封、超期查封、错误查封等行为发生,向当事人释明保全错误应赔偿损失的法律风险,并依法要求其提供相当于请求保全数额的等额担保。对保全行为提出质疑的,充分告知相关救济手段,保障双方当事人申请复议或提出异议的权利。对被申请人资信良好、没有保全必要性的,积极做好协调处理工作。对存在恶意保全、超标的额保全嫌疑的,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形裁定驳回全部或超标的额部分的保全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