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南昌西湖区法院多项举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作者:西湖区法院 马超 陶然  发布时间:2022-05-25 09:52:19 打印 字号: | |

西湖法院网讯  为助力推动双“一号工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南昌西湖区法院紧紧围绕党委及上级法院关于双“一号工程”的部署,举全院之力、聚全员之智,将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以优质高效的审执工作促进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形成,全力护航辖区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该院结合工作实际,于2月份成立了专门的双“一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标组,4月份出台《实施方案》,重点抓好“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知识产权保护”等指标,并按照方案任务清单开展工作。在推进工作进度的同时,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及时发现审判执行中的好案例,多途径、多形式、多角度加大双“一号工程”的宣传,营商优化营商环境良好宣传氛围。加强与区政府、区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支持,注重强化与兄弟法院、部门之间的联动,取长补短、互通信息、快速反应,确保取得实效。

二、秉持创新意识,全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创造性。启动“西法伴你行”活动,安排法官及法官助理对接社区,实现西湖区153个社区全覆盖,并逐步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矛盾化解等一系列活动,向群众提供精准、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积极对接各学校师生法治需求,选聘28名干警为法治副校长,通过开展法治课堂、模拟法庭、法院开放日、庭审旁听、法治小漫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司法力量,将法治副校长工作打造成人民法院推进法治校园建设的重要品牌。

三、提升科技含量,持续提高优化营商环境的能动性。组建“诉事速办”服务通道,使用专用固定电话和18部业务庭室公用移动电话,提供包括立案、审判、执行、信访、投诉、“优化营商环境”等六条通道,做到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次次有着落”。自4月8日开通“诉事速办”以来,该院诉事速办接听电话664次,微办案158件,服务人次822人,24小时内100%回复。先后两次下发《关于规范无纸化办案相关工作的通知》,大力推广网上立案、网上阅卷、网上开庭等“一站式”电子诉讼。自4月份启用无纸化办案系统后,该院新收旧存案件均进如集约化平台办理。截至2022年5月23日,无纸化办案系统内新收诉讼案件3841件,诉前调解案件650件。

四、优化工作举措,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动性。分别在院立案庭和桃花法庭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在办理过程中走“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的绿色通道,做到涉企民商事案件全流程加速办理,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指定涉企专门审理团队,在原来5个速裁团队的基础上增设1个速裁团队,全部按照1:2:2的比例配齐团队人员,对涉企案件由其中1个团队进行专业化调解与审理。加大涉企信用修复,对企业主动履行义务或达成和解的,将被执行企业在失信名单中予以屏蔽9家,均在履行完毕后及时解除信用惩戒。

五、延伸审判职能,着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多元性。主动与西湖区金融服务中心对接,制定《关于建立健全法院与金融服务中心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畅通法院与金融服务中心沟通协调渠道。今年以来,通过金融法庭+金融中心的模式共同化解金融案件4件。针对社会治理、行业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向有关单位和组织发送司法建议数十份。加强诉源治理,与教育局、团委、社区、金融机构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涉家事、未成年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合成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关爱保护中心,对遭受性侵的未成年被害人开展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法院+”多元纠纷化解机制,通过诉前化解矛盾660余件。

 
责任编辑:李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