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智慧法庭添助力 案事分离提质效
作者:西湖区法院 陶然  发布时间:2021-11-30 09:26:20 打印 字号: | |

西湖法院网讯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集中管辖南昌市四个区的涉金融一审民商案件,现有员额法官7名。2019年该法庭收案10391件,结案10336件,结案率99.47%,每名员额法官平均审结1476件;2020年该法庭收案8853件,结案8830件,结案率为99.75%,每名员额法官平均审结1261件。数据表明,该法庭案多人少矛盾异常突出,相应的导致审判事务性工作日益繁重。

如何通过加强智慧法庭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将立案、送达、保全、审判等流程中的“审判主业”与程序性、事务性工作剥离开来?如何通过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进案事分离、提质增效?该法庭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周强院长的讲话精神,结合自身案件、人员结构特点,采取多种举措加强智慧法庭建设,全面促进金融审判。

推行“智慧送达”,缩短办案周期

法院送达作为审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案件能否正常审理。此前,该法庭就金融案件单独立案、分别送达,在个案送达工作中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出现送达阻力过大效率低下的状况。

金融案件集中管辖成立以来,为了给群众提供便捷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司法服务,该法庭率先在江西省开通金融案件快办系统,实现金融案件批量立案、批量送达、批量庭审、批量文书自动生成等功能,实现金融案件一次办、网上办、批量办、智能办。在实现批量送达的前提下,率先在南昌市成立收转发e中心,通过12368热线、电子送达等科技手段服务群众,不仅将材料收转、送达等辅助性事务从审判工作中剥离出来,减轻了审判人员的负担,也给当事人提供了便捷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司法服务。

金融法庭负责人介绍,收转发e中心成立以来,平均送达时间由以往35天缩短至7天左右,大大缩短了办案周期,审判质效大幅提升,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上诉案件“闪送”,减轻群众诉累

“针对目前上诉案件在两级法院流转时间长、交办流程多、案卷易遗失等问题,南昌中院牵头与技术公司沟通,充分发挥智慧法院(庭)建设成果,建立上诉案件交办平台,旨在实现上诉案件电子卷宗‘闪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率先在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进行试点上诉案件交办平台,是因为该法庭历来秉持创新意识,敢于“吃螃蟹”,金融审判及信息化等工作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身的前列。通过试点检验平台的功能和优劣,待取得经验后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据了解,传统模式中,涉及两级法院卷宗移送,等拿到卷宗才立案审理耗时过长;移送过程中容易出现遗漏遗失,经手人员过多很难查找原因。平台模式中,电子卷宗一键移送、纸质卷宗同步流转,不耽搁立案审理;移送过程全程留痕,通过智能箱柜交换,移送结果有保障。打破了传统卷宗上诉移转、运送、退回模式,重塑上诉卷宗移转流程,全面压缩传统卷宗线下签收、登记、审核流程,在线完成卷宗移送、签、收、发等工作。

通过大幅缩减卷宗移送耗时,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审判事务性工作,使法官集中精力在“审”与“判”,提高审判工作质效;另一方面,极大地方便当事人诉讼,上诉案件移送周期从以往的一两个月减少到半个月不到,避免诉讼周期过长给当事人带来的诉累。

档案e 助理,“无纸化”网上办

为了缓解办案压力,提升审判质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该法庭于今年年初还争取到江西法院档案e助理试点单位的宝贵机会,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无纸化审判新模式,稳步实现从立案、庭审到归档全部在网上操作的工作流程。现如今,该法庭现正稳步推进“无纸化”网上办案新模式,释放智慧法庭新动能。

据了解,“无纸化办案”是以法院的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为前提,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着力推进贯穿立案、调解、审理、合议、裁判、执行、结案、归档等环节的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无纸化,电子卷宗随办案进程同步网上流转,办案过程全程网上留痕的办案模式。“无纸化办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法官不带卷宗,所有的卷宗材料都在庭审电脑上展示,庭审更加便捷高效。二是展示扫描证据材料,双方当事人根据面前的显示屏,对出示的证据材料进行质证,只有在需要核对证据原件的时候,才展示纸质材料。三是庭审笔录电子签名,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同时,在庭审中还采用了庭审语音识别转写系统,大大减轻了书记员现场记录的工作量。

金融法庭负责人介绍,2021年4月9日,该法庭就首次尝试无纸化审判新模式,公开批量审理了7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告别了以往堆积如山的批量纸质卷宗,审判时间从以往的一上午左右缩短到短短一个小时。接下来,该法庭还将切实畅通数字化、信息化网上办案流程,实现环保的“绿色诉讼”,为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保驾护航。

庭审数字化,实现阳光司法

“法庭有员额法官7人,之前仅2个科技法庭具备庭审直播功能,另外4个调解室不具备庭审直播功能,导致直播设施抓襟见肘,设施配备不足影响到庭审直播工作的开展”。金融法庭负责人表示,2020年以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智慧法院建设的要求,加强包括法庭在内的全院庭审硬件设施的建设,在该法庭四个调解室也增加直播系统配置,为开展案件庭审直播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现如今,该法庭已联合“新浪网”打通庭审直播互联网平台,并实现庭审设备的升级,两个高清数字法庭和四个调解室均可以实现与审判业务系统数据互通、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庭审直播点播、远程庭审等功能。在庭审过程中,通过LED大屏幕展出证据及庭审现场画面,让双方当事人、法官更直观、全面的同步观看。庭审录像会自动存储进入审判流程管理系统,授予权限的法官可随时调阅观看。数字化法庭的投入使用极大的保护了双方当事人在庭审中的权益,实现司法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了庭审的公正性,同时对法官在庭审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至今,该法庭庭审直播数达上千件,在全市乃至全身均位居前列。

“全国法院先进集体”、“江西省优秀法庭”、江西省法院“全面双达标”示范法庭、“江西省最美法庭” ……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金融法庭走过的坚定步伐,也让“智慧法庭”建设的红利反哺审判工作。2021年11月15日,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收案7980件,结案6334件,结案率为79.37%,每名员额法官平均审结904件,平均每个案件结案周期缩短了15天左右,各项工作均创历史新高,在人员不增加、工作不延时、辖区案件不上交的基础上,实现了“双升双降”(收案量、结案率大幅提升,平均审理天数、发改率大幅下降)的工作成效。

习总书记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该法庭历来坚持“好传统+高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方式方法,努力打造“智慧法庭”。下一步,该法庭将在上级法院的领导下,以取得成绩为起点,着眼于提升金融审判服务意识,聚焦提升金融专业化审判,借助信息化手段,狠抓“智慧法庭”建设,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履职尽责,不断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积极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加快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南昌样板”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李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