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前三个季度结案5547件 结案率90.78%
作者:西湖区法院 陶然 魏昆  发布时间:2021-10-25 10:58:53 打印 字号: | |

西湖法院网讯  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成立以来效果显著,很好地解决了案多人少的情况。该庭2021年前三个季度提供的一组数据同样令人心喜,收案各类案件6110件,结案5547件,结案率为90.78%,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在高效处理案件的同时,审判质效稳步提升,得到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一致称赞,打造出了一条金融诉讼服务“快车道”。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法庭继续落实以“分调裁审”工作机制为主体、以“类案专审”和“信息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审判模式,全面推行模块化、要素式、集约化审判,形成金融审判规模效应。

一是加强诉源治理,将纠纷化解在诉前。法庭是江西省史上首家收结案双双破万的基层人民法庭,今年的工作重点不是案件数量再突破,而是加强诉源治理工作想方设法将金融案件化解于诉前。一方面,稳步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工作,落实制度管理,制定《桃花法庭委托调解、委派调解工作规定》,配强相关人员和添置配套设施。另一方面,争取金融监管部门支持,邀请5名具有金融专业知识的人员和专业律师、司法员参与调解,探索完善金融审判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督促金融机构在诉前强化风控意识、债权追索前置、采取多元催收,既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又营造良好经商环境。2021年,我院和南昌市西湖区金融服务中心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法院与金融服务中心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畅通法院与金融服务中心沟通协调渠道,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金融纠纷领域落地生根。法庭还在中国光大银行南昌分行重新挂牌成立首个“巡回审判点”,选择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先后与10多家金融机构召开了座谈,收集到金融机构从立案、保全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30余条,逐一梳理并予以答复、改进。今年以来,提升金融机构贷款收回率10%以上,300多余件金融案件化解于诉前。

二是积极组建团队,扎实开展繁简分流。该庭积极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按照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1:2:2的比例,分别成立金融速裁审判团队和繁案精审团队。通过纠纷的诉前有效分流,对有调解可能的诉讼案件由专职人民调解员诉前调解,或进行委托调解、特邀调解等多元化解。对无法诉前化解的案件,分别引入速裁审判团队或者精审团队,确保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形成“当简则简、该繁则繁、分流合理、提质增效”审判工作格局。金融速裁审判团队组建以来,审限大大缩短,效率大大提升,明显减轻当事人诉累。

三是插上信息翅膀,加强智慧法庭建设。坚守为金融机构提供“绿色”服务的理念,通过“智慧”法院的建设,把金融和科技有机结合起来。上线“金融案件快办系统”,推广应用收转发e中心、法官e助理以及文书随案同步生成等应用程序,实现了金融案件网上批量立案、批量审理、批量文书生成、批量结案等功能。做到金融案件100%网上立案,24小时全天候立案,真正实现当日办、一次办、网上办,将立案时间由原来数天缩减到2分钟左右。创新金融案件送达模式,依托收转发e中心和全省统一的集约送达中心,采取以电子送达方式为主,实现送达的集约化、智能化、便捷化。借助信息化成果应用,法庭创造了一天立案200余件,一次庭审审理212件,一天成功送达300余件等多项工作记录,实现金融诉讼服务全程绿化。

四是集约批量判决,实现裁判文书“瘦身”。该庭在表格式、要素式、令状式等格式判决书的基础上,再一次对裁判文书进行“瘦身”,即率先在全省推行类案集约化判决模式,现最多实现31个案件集约判决。该庭对同一原告、不同被告的系列金融案件只制作一份判决书,分为判决书正本和附件两部分,正本载明该系列案件定案证据、裁判依据等共性部分;附件载明该系列案件各被告欠款本息明细、诉讼费承担等个性部分,并实现统一提交审批、统一打印、统一报结、统一送达。法庭现已全面落实集约化判决新模式,实现从批量网上立案、批量送达、批量庭审、批量判决全流程的集约化办理,既提升了审判质量和效率,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效优质司法产品的需求。

因工作出色,该庭先后获得“全国法院先进集体”、“江西省优秀法庭”、江西省法院“全面双达标”示范法庭、“江西省最美法庭”等荣誉。下一步,该庭将继续加强金融专业化审判,提升金融审判服务意识,借助信息化手段,抓住司法创新的关键点,通过继续加强金融审判团队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全年审判目标,为保护国有资产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李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