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法院网讯 随着网络消费日益便捷和信用卡业务高速发展,进一步刺激了年轻人的购买欲望,导致不少年轻人热衷于提前消费。近日,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审结了一起信用卡纠纷案件,95后小伙李某消费欲望强烈、对信用卡逾期后果认识不足引发诉讼,法院依法判令李某返还某银行信用卡借款本金8457元、利息5452元、违约金479元。
2017年12月,大学毕业李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着各项开销。为此,李某向某银行申办信用卡一张,承诺愿意遵守信用卡领用合约的各项规则。某银行经审核后,向李某发放了信用卡。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李某热衷于提前消费,信用卡消费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开支,导致在提前消费后逾期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而李某本人对逾期不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银行找不到人就无可奈何,对后期法院执行列为实行被执行人的后果认识不足。信用卡逾期后,银行多次催收李某亦不闻不问、置若罔闻。为此,某银行诉至法院,由此引发诉讼。
法院经审查认为,李某向某银行申请贷记卡,某银行核发后,经李某开卡,双方自此形成借贷关系。李某使用信用卡而未能遵守领用合约,应承担违约责任。某银行诉请李某返还信用卡借款本金8457元、利息5452元、违约金479元,有银行出具的欠款明细表佐证,合理合法,予以支持。最终,法院依法作出前述判决。判决书送达后,原被告均服判息诉。
法官说法:
经办法官庭后表示,由于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迅猛,我国已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信用卡作为集金融业务与电脑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物,能提供结算服务,方便购物消费,增强安全感,节约社会劳动力,刺激社会需求,因此信用卡消费模式日益为民众接受。然而,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迅猛发展及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导致银行信用卡发放数量大幅增加,信用卡纠纷随之激增。为此,法官建议,一方面,金融机构加大发卡审核力度。银行发卡时应严格规范发卡程序,完善信用卡资信评估制度,落实银行卡管理制度规定,加大对申请人的征信情况和履行能力的审核力度,提高发放门槛,加强内部监督,仔细甄别客户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切记盲目追求发卡量。另一方面,加强对持卡人的普法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巡回审判、法治讲堂、典型案例、庭审直播等形式,告知信用卡使用中的风险及法律责任,督促持卡人尤其是年轻人要重视诚信体系的建设,审慎开卡,量力支出,合理消费。引导持卡人掌握信用卡使用规则,提高持卡人加强规范信用卡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良好的个人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