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三驾马车”全力推进金融审判质效再提升
作者:西湖区法院 刘凌雄 魏昆  发布时间:2021-09-15 11:03:21 打印 字号: | |

西湖法院网讯  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成立以来,贯彻落实以“分调裁”工作机制为主体,以“类案专审”和“信息化”作为两翼,聚焦“快、专、精”三字诀,以集约化、模块化、要素化工作机制为重要抓手,形成金融审判规模效应。2020年,法庭收案8553件,结案8830件,结案率为99.75%,人均办案数1261件,收案数、结案数、结案率、人均办案数均居江西省基层法庭第一。先后获得“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省优秀法庭”、全省法院“全面双达标”示范法庭、“全省最美法庭”等荣誉称号。2021年,法庭在对案件增长趋势研判的基础上,通过固成果、强团队、延职能“三驾马车”,全力促进审判质效提速增效。

一、固化改革成果,抢占宣传阵地

审判方法再创新。立足“一体两翼”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立足源头化解,通过成立诉前调解团队、制定诉源治理工作思路、设置巡回审判点、召开金融座谈会、建立与金融服务中心的诉调对接、邀请省银行业、保险业协会派员参与金融多元化解等方式,创新参与社会综合治理。

审判质效再提升。实现“集约化判决”常态化,实现对裁判文书“瘦身”,减轻了法官制作判决书工作量,减少当事人现场等待文书的时间,极大提升了审判质量和效率。实行有计划集中统一送达、预约送达、集约送达,为群众提供便捷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司法服务。实行均衡立案和结案,及时排查、摸底每季度拟进入诉讼的案件数量,特别是可能要公告的案件数量,并尽快立案,争取快立案、快审结,以便提升审判质效。

宣传影响再扩大。继续加强信息、调研、宣传工作,主动抢占新媒体宣传主阵地,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开巡回审判、法治讲堂、典型案例、庭审直播等形式加强宣传工作,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主动上级机关接受监督和考验,听取兄弟法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法庭工作经验做法积极加以推广、宣传。

二、注重团队建设,完善后勤服务

增添审判力量。法庭积极探索案件繁简分流,将择优选取熟悉金融审判执行业务、法学功底扎实的年轻骨干法官,充实到金融法庭,在原有的两个金融速裁审判团队的基础上,拟按照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1:2:2的比例成立一个金融精审团队。实现诉前调解分流5%的案件,简案快审分流80%的案件,繁案精审分流15%的案件,形成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立体化审判格局。

促进团队协作。探索各审判流程及相应团队的精诚协作、无缝对接,健全完善立保审执快速对接工作机制,重新规范各流程节点工作及完成时限,打造立保审执 “一条龙”,坚持刀刃向内,减少管理内耗,提升审判质效。

加强后勤保障。大力推进案事分离,将卷宗扫描录入、物业安保等辅助性事务外包给专业性社会组织,节省法院人力。构建集中保全机制,将财产保全工作划归保全小组统一负责,以保全促送达、促调解、促履行。指定专门辅助人员负责评估、鉴定、司法网拍以及对鉴定机构的联络与监督,限定评估、鉴定机构在15日内出具鉴定结论,如在指定期限内未出具结论,则报请审委会讨论,暂停其参与鉴定摇号的资格。

三、延伸审判职能,丰富审判内涵

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开展与辖区内高校、金融法学、金融机构的交流与沟通合作机制,通过出台金融审判白皮书或向市委、市政府出具意见书等多种形式,服务和保障我省金融产业发展,为政府部门的金融中心工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今年以来,法庭先后走访了10多家金融机构召开了座谈,收集到金融机构从立案、保全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30余条,法庭逐一梳理,一一予以答复和改进。

推行金融调解。深入推进“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创新诉调对接,推进分调裁审”为核心的诉源治理模式,在立案窗口成立诉前调解中心,制定《诉前调解工作细则》,指定聘请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民陪审员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并邀请具有金融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金融调解中,积极开展金融案件诉前调解工作,既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又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

定期金融座谈。每季度定期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建立法院与金融机构联动常态化机制,总结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查除漏洞、防范风险的司法建议,加强合作交流。了解金融机构的诉讼需求,建议有计划集中统一立案,开展集约化审判、推行标准化审判,达到当事人司法需求与司法资源的优化匹配。


 
责任编辑: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