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资金紧张弃房断供 投资购房理性为之
作者:西湖区法院 陶然  发布时间:2021-09-01 11:16:01 打印 字号: | |

西湖法院网讯  近日,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审结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市民王某因疫情致房屋出租困难无力支付按揭贷款,连续断供6期后,王某弃房断供由此涉诉。法院依法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间签订了《个人购房借款合同》;王某提前归还所有贷款本金25.13万元及相应利息;银行对房产拍卖所得享有优先受偿权。

经审理查明,王某因投资所需,于2013年3月与某银行签订了《个人购房借款合同》一份,约定某银行提供贷款34万元用于购买loft公寓,借款期限为240个月。贷款利率一借款发生日人行同期同档次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确定。同时,双方还约定以该所购公寓为上述贷款提供最高额抵押担保,并就上述公寓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某银行取得他项权证。合同签订后,王某都是通过“以租养贷”的方式偿还银行按揭贷款。但自疫情以来,原租赁户不再承租涉案公寓,且王某自身资金紧张,导致王某无法承担按揭贷款,无奈只能弃房断供。截止起诉时,王某连续6个月未归还按揭贷款,尚拖欠银行贷款本金25.13万元、利息、罚息、复利7795.21元。某银行多次催收未果,遂诉诸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个人购房借款合同》系各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真实有效,应予以确认。根据合同约定,被告王某逾期支付按揭款项时,原告某银行有权宣布本合同项下已发放贷款提前到期,要求被告立即偿还全部贷款及相应利息。现王某连续6个月未归还按揭贷款,显属违约,原告据此要求解除与被告签订的《个人购房借款合同》,返还全部剩余借款本息,于约相合、于法有据,予以支持。判决书还确认,原告某银行对案涉公寓享有优先受偿权。判决书送达后,原被告均服判息诉。

理性投资购房  坚守“房住不炒”

经办法官庭后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金融法庭收结案数量大幅减少的情形下,房屋断供类金融案件却逆势大幅增长。2021年1-8月,该法庭已受理此类案件51件,增幅远超2019年的26件和2020年的47件。在后疫情时期,购房者不能及时履约和弃房断供的风险还将加剧,或滋生不稳定因素,需谨防此类案件大量爆发。

法官分析发现,此类案件大幅增加的原因有:一是炒房者资金链出现断裂。超过60%的涉诉房主在资金实力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购买高价房屋,指望通过炒房赚钱。然而,受近年来房价飞涨、货币超发、房地产去库存等政策影响,尤其是疫情期间房价出现松动甚至下行趋势,加之购房者现金流出现断裂,其在权衡利弊后也有可能“弃房断供”。二是购房者资格审核不严。部分银行为了短期利益,在没有对购房者的资信情况、资产状况、偿债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和分析的情况下,违规发放按揭贷款。在今年受理的51件案件中,属于此情形的有10件。在疫情出现后,由于收入减少、暂时失业、生意不景气等原因,购房者势必面对更大的冲击。三是银行不良资产压力加大。一般情况下贷款人连续3个月“断供”或者累计6个月出现“断供”情况,银行有权解除合同。疫情使银行面临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和处置压力,由于银行内部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在购房者出现上述违约情形时,银行只能诉至法院。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20年01月31日,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规定:“完善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可以说,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银行保险机构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以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然而,商品房按揭买卖是一个包含买卖、借贷、担保等多种法律关系的集合体,涉及购房人、开发商、银行等主体的利益。杜绝和减少“弃房断供”情况的发生,除了金融监管部门及时出台政策外,还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参与。为此,法官建议:一是理性投资购房,坚守“房住不炒”。自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开始,“房住不炒”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调。投资购房需理性为之、量力而行,错误估计自己的经济实力,盲目“掏空”积蓄购房等行为,不仅风险巨大,且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二是强化风险防控,盘活不良资产。金融机构严格房屋按揭贷款审批手续,梳理贷前审批、贷中监管、贷后应对等各环节风险点,避免违规放贷,完善风控机制。充分借助追加担保或抵押、更换借款主体、更改还款模式或降低利率等有效方式,帮助购房者度过难关。三是诉前化解纠纷,推进诉源治理。人民法院主动与银行对接,调研后疫情时期房屋断供案件情况,提供法律咨询、判后答疑、矛盾化解、诉前调解等服务,构建多元化调解格局。


 
责任编辑: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