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法院网讯 “案多人少”是困扰人民法院多年的难题。特别是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成立三年来,案件数量激增给法院工作带来极大挑战。2018年,法庭收案6290件,结案6245件,结案率99.28%;2019年法庭收案10391件,结案10336件,结案率99.47%;2020年法庭新收旧存案件合计8853件,结案8830件,结案率为99.75%;2021年截止8月2日收案5541件,结案3629件,结案率为65.4%。法庭工作量之大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名列前茅。为了应对案件激增难题,较好的完成了审判工作任务,法庭提前预判、积极施策,采取了多种举措。
一是加强诉源治理,将纠纷化解在诉前。法庭是江西省史上首家收结案双双破万的基层人民法庭,今年的工作重点不是案件数量再突破,而是加强诉源治理工作想方设法将金融案件化解于诉前。一方面,稳步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工作,落实制度管理,制定《桃花法庭委托调解、委派调解工作规定》,配强相关人员和添置配套设施。另一方面,争取金融监管部门支持,邀请5名具有金融专业知识的人员和专业律师、司法员参与调解,探索完善金融审判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督促金融机构在诉前强化风控意识、债权追索前置、采取多元催收,既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又营造良好经商环境。2021年,我院和南昌市西湖区金融服务中心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法院与金融服务中心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畅通法院与金融服务中心沟通协调渠道,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金融纠纷领域落地生根。法庭还在中国光大银行南昌分行重新挂牌成立首个“巡回审判点”,选择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先后与10多家金融机构召开了座谈,收集到金融机构从立案、保全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30余条,逐一梳理并予以答复、改进。今年以来,提升金融机构贷款收回率10%以上,300多余件金融案件化解于诉前。
二是积极组建团队,扎实开展繁简分流。该庭积极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按照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1:2:2的比例,分别成立金融速裁审判团队和繁案精审团队。通过纠纷的诉前有效分流,对有调解可能的诉讼案件由专职人民调解员诉前调解,或进行委托调解、特邀调解等多元化解。对无法诉前化解的案件,分别引入速裁审判团队或者精审团队,确保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形成“当简则简、该繁则繁、分流合理、提质增效”审判工作格局。2020年,该庭金融速裁审判团队年结案达4192件,审限大大缩短,效率大大提升,明显减轻当事人诉累。
三是插上信息翅膀,加强智慧法庭建设。坚守为金融机构提供“绿色”服务的理念,通过“智慧”法院的建设,把金融和科技有机结合起来。上线“金融案件快办系统”,推广应用收转发e中心、法官e助理以及文书随案同步生成等应用程序,实现了金融案件网上批量立案、批量审理、批量文书生成、批量结案等功能。做到金融案件100%网上立案,24小时全天候立案,真正实现当日办、一次办、网上办,将立案时间由原来数天缩减到2分钟左右。创新金融案件送达模式,依托收转发e中心和全省统一的集约送达中心,采取以电子送达方式为主,实现送达的集约化、智能化、便捷化。借助信息化成果应用,法庭创造了一天立案200余件,一次庭审审理142件,一天成功送达300余件等多项工作记录,实现金融诉讼服务全程绿化。
四是集约批量判决,实现裁判文书“瘦身”。该庭在表格式、要素式、令状式等格式判决书的基础上,再一次对裁判文书进行“瘦身”,即率先在全省推行类案集约化判决模式,现最多实现31个案件集约判决。该庭对同一原告、不同被告的系列金融案件只制作一份判决书,分为判决书正本和附件两部分,正本载明该系列案件定案证据、裁判依据等共性部分;附件载明该系列案件各被告欠款本息明细、诉讼费承担等个性部分,并实现统一提交审批、统一打印、统一报结、统一送达。法庭现已全面落实集约化判决新模式,实现从批量网上立案、批量送达、批量庭审、批量判决全流程的集约化办理,既提升了审判质量和效率,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效优质司法产品的需求。
据悉,通过以上举措,该庭金融审判质效大幅提升,形成金融审判规模效应,并先后获得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省优秀法庭,全省最美法庭和全省法院“全面双达标”示范法庭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