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法院网讯 日前,一场特殊的“隔窗庭审”在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金融速裁调解室首次开启,隔着一楼调解室厚厚的窗户,审判人员与原被告顺利地完成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
这是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2020年3月12日,某银行与王某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30万元,借款用途为企业生产经营,借款期限为一年,借款年利率为4.5025%,逾期利率上浮50%。合同签订后,某银行依约发放了贷款30万元,但王某因疫情原因导致生意惨淡,资金链发生断裂,不能按期归还案涉借款本息。截止起诉时,王某尚欠借款本金30万元、利息(含罚息) 2142.27元。某银行多次催收未果,双方由此涉诉。
庭审当日,某银行代理人刘某和借款人王某早早的来到法庭,并严格按照法庭的安检程序进行安检。两人在安检门口测量体温均显示正常,但安保人员通过手机验证两人疫情期间行程时,发现两人近期有分别前往疫情中风险地区武汉和海口的记录。经办法官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并立即研究解决方案。一方面,要确保“庭审不停审”,有序高效完成审判工作;另一方面,要确保有效防控疫情,确保人员安全,于是,经办法官在征求双方意见后,首次在位于法庭一楼的金融速裁调解室开启了别开生面的“隔窗庭审”模式。隔着厚厚的玻璃,经办法官和书记员在调解室内与窗外的原被告均配戴口罩、严阵以待,法官细致地主持庭审,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询问、法庭辩论等环节,仅半小时就完成了案件审理。整个庭审过程严肃高效、紧促有序,把疫情对审判工作的影响降至最低。
据悉,除了双方不接触的“隔窗庭审”模式,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历来坚持“好传统+高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推行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保全、网上庭审、微信庭审等线上诉讼服务。将庭审由实体面对面转变为“隔空传话”式的“面对面”,将传统庭审由线下转到线上,让群众足不出户打官司,使一大批案件得到高效处理,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司法便利,彰显司法便民、利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