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金融审判是金融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加强金融审判对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然而,江西法院近年金融案件成倍增长,基层法院审判压力较大。2018年,全省一审新收金融案件54532件,同比上升103.6%。其中,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和银行卡纠纷案件占比93.44%,同比分别上升132.7%和85.17%。为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本省金融稳定和国有资产安全,提高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推进城区人民法庭的专业化转型,在省市两级法院的指导下在南昌市成立第一、第二金融法庭,作为全省金融审判专业化改革的“试验田”,在全国率先实行金融案件跨辖区集中审理。
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成立之初,集中管辖南昌市四个主要城区的一审涉金融案件,将以往南昌市二十余名法官审理的金融案件归拢由两个金融审判团队集中审理,由此产生了些许问题,包括:“案多人少”矛盾凸显,积案多历史包袱重,部分法官因循守旧,主动加班成为常态,改革换挡难以适应,执行工作重任在肩等等。“知而不行未为真知”,面对这些问题,该庭着力加强金融审判专业化建设,贯彻“一体两翼”新型审判模式,建立健全集约化、模块化、要素化、智能化审判机制,大力推动“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规则模式。该庭的做法有:
一是创新金融案件专业化审判机制。推出以“分调裁审”工作机制为主体、以“类案专审”和“信息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金融审判模式,全面推行模块化、要素式、集约化审判,形成金融审判规模效应。集约化审判,“批量处理”促审判更快速。即对于类型化金融系列案件,实行有计划集中统一立案、然后集中送达、集中保全,最后实现批量庭审成为常态。模块化审判,“标准参照”让人员更加专业。即统一审判中经常出现的程序及实体问题,给出标准明确且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并编撰成册,汇聚成金融审判的“新华字典”,促进审判工作标准化。要素化审判,“有的放矢”使审判更加精准。即法官根据原被告填写要素表进行“精准”、“精细”审理并使用要素式的简化裁判文书,缩短庭审和裁判文书制作时间。同时,大力推行类案专审、简案速裁、批案快办,推动庭前准备、当庭宣判、文书“瘦身”等配套制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案件审判质效。
二是加强金融专业化审判团队建设。在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该庭组建两个金融速裁团队,按照1:2:2模式配备员额法官和辅助人员,将改革前由四个基层法院35名员额法官承担的审判任务,压缩到2个专业化审判团队办理。团队实行精细化管理,内部分工明确,形成审判工作合力,将卷宗扫描、信息录入、财产保全、案件送达等事务性工作与审判工作剥离开来。团队组建以来收结案数即同比上升270%,平均审限由改革前的6个月缩短至38天。该庭在两个金融速裁团队基础上,还组建一个金融精审团队,主要办理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疑难复杂案件,形成繁简搭配的专业化团队设置。在三个专业团队协作下,该庭实现诉前调解分流5%,简案快审分流80%,繁案精审分流15%,形成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立体化审判格局。
三是加强信息化辅助系统研发和应用。专门研发“金融案件快办系统”,推广应用收转发e中心、法官e助理以及文书随案同步生成等应用程序,实现了金融案件网上批量立案、批量审理、批量文书生成、批量结案等功能。目前,桃花法庭已实现金融案件100%网上立案,24小时全天候立案,做到当日办、一次办、网上办,将立案时间由原来数天缩减到2分钟左右。创新金融案件送达模式,依托收转发e中心和全省统一的集约送达中心,采取以电子送达方式为主,实现送达的集约化、智能化、便捷化,根本解决了因公告送达导致审限过长问题。借助信息化成果应用,桃花法庭创造了一天立案200余件,一次庭审审理212件,一天成功送达300余件等多项工作记录,让金融审判走上“快车道”。
四是加强金融案件专项执行工作。按照1:2:2模式组建了三个金融执行团队,分别由常务副院长、执行局长和副局长担任团队长,实现金融审执无缝对接,建立健全金融案件快执机制,构建执行社会化大格局,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执行团队先后开展“雷霆行动 ”、“亮剑行动”、“冬日暖阳”等专项行动,司法拘留141人,强制清房323处,有力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2019年6月以来,金融案件实施团队首次执行到位标的3.8余亿元,占总到位标的得78.96%,金融案件快执团队首次执行2223件信用卡纠纷案件的平均结案时长24天/件。力攻财产处置,创设了拍卖辅助小组及财产处置专门团队,抽调执行精英力量,利用线上“云拍卖”、VR看样等新颖方式,提升涉金融财产处置效率。2019年6月至今,司法网络拍卖涉金融案件311件,拍卖标的物品480件,成交金额达4.2余亿元,成立率达71.21%。
五是延伸金融专业化司法服务。积极推行“请进来+走出去”工作模式,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邀请金融机构参与诉前调解,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债务催收、修改完善合同、签订送达条款、规范诉讼行为、网上批量立案等,帮助金融机构防范化解法律风险,从源头上减少诉讼纠纷。自挂牌以来桃花法庭共计举办金融机构法务、高管座谈会10余场,深入辖区21家金融机构走访调研。今年6月,协助市中院与市工商联成立民商事纠纷调处中心,7月,主动与区工商联对接,挂牌成立了“西湖区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处中心”,为非公企业开展法律释明、咨询等10件次,研判疫情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加大金融机构与企业金融纠纷的调解,通过放宽还款期限等方式,盘活企业,也减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比例。
实践证明,金融法庭的成立是成功的、正确的。通过运用专业化审判推动“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2019年收案10391件,审结10336件,结案率分别为99.47%,在人员不增加、工作不延时、辖区案件不上交的基础上,实现了“双升双降”(收案量、结案率大幅提升,平均审理天数、发改率大幅下降)的工作成效。以能动司法的生动实践,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有力维护本地区金融稳定和国有资产安全,为服务保障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其他地区金融专业化审判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和生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