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法院网讯 徐光敏同志是西湖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长。近年来,面对该院大幅上升的案件,他在全面履行好庭审保障、机关安保、文书送达、协助执行等任务的同时,在处置突发事件等急难险重任务和大要案庭审中周密制定计划,精心部署警力、靠前指挥,始终战斗在第一线。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他同样冲锋在前、敢于作为,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安保防控布控,全面细致
根据应急小组的工作安排和部署,该同志作为安保组组长,大年初三,根据工作需要,结束了假期,早早来到单位,研判部署疫情防控安保工作。他凭借根据警队在处理紧急突发事件中的丰富经验,结合疫情防控在人身防护方面的特殊性,对安保中的检测人员、后勤保障和突发事件一一预判和研究,并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安保方案》,提出了10多项疫情安保措施。
2月3日,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徐光敏提前来到大门口,检查安保人员到岗情况,核实防护物资分配情况,并主动靠前,对每一个进院人员严格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和物资发放。在确保上班秩序有序后,徐光敏同志自觉来到诉讼服务大门口,对前来咨询的群众做好解释、劝返等工作,对有立案需求的群众也耐心告知特殊时期,可以通过网上立案的方式。
昼夜值班执勤,率先垂范
“我是大队长,又在南昌,我值班是最合适的”。为了保障人员落实到位,考虑到一些干警在外地,暂时不能返昌的实际,他不断调整和优化警队值班人员,但是在每天值班安排中,都毫不犹豫的把自己排在第一位。
白天,他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防控工作、向领导汇报防控情况、汇总表格、及时在工作群中上传下达省市区防疫指挥部的重要防控措施并在警队群中提出工作要求,晚上,在按时巡查检查机关安保情况外,他还利用相对安静的机会,拟定方案、写计划等,每天晚上忙到10点多,手机、电脑一直滴滴哒哒响个不停,不时切换操作。
从大年初三结束休假后直到现在,他基本上以院为家,餐饮没有开业,他就啃着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物。
援助社区防控,主动请缨
“无论在什么时候,在灾难、在危险面前,总有这么一些逆行者,为了多数人赴汤蹈火,负重前行。很欣慰,在我身边,就有你们这些积极成为逆行者的人,我感到很光荣,很骄傲!”在得知警队的同事踊跃报名参加“天平突击队”,参与到防控一线时,作为大队长的徐光敏欣慰的说道。
事实上,正是他冲在前、敢担当的精神,感染着其他队员们。在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中,他也是主动请战,领导考虑他的身体状况和工作强度时,只要求他在院里统一协调,他还是在社区值班干警中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值班过程中,他耐心的做好出入居民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等琐碎事务,在遇到一些不理解、急躁的群众,他耐心做好解释、劝返工作。在组织捐款时,他第一个将款项上交。近期随着返工复工潮的来临,他与其他巡逻队的同志一道,走街串巷,修围挡、劝导聚众聊天、不带口罩等不当行为,还对沿街店铺开业情况核实。
保障刑事审判,积极研判
2月25日,该院为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通过互联网远程视频庭审模式,远程视频连线看守所,集中开庭顺利审结了12起简易刑事案件。
虽是远程,但是警队还要负责提押。考虑到疫情特殊时候,开庭前,他反复与刑事审判部门承办人对接,询问被告人人数并安排部署警力,积极与看守所相关责任人联系,详细询问特殊时期提押被告人的流程、需要办理的手续等。
庭审当天,考虑到疫情防控检查严格,他带领3名干警早早的从院里出发。一到看守所,登记、交办提押票等有条不紊进行,整个庭审持续到下午13时许。庭审结束后,他还要与看守所协调,就这样,一直到下午4点多,他才结束庭审,回到院里。
疫情就是命令,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更是行动的指南。正如他所言:“在大灾大难面前,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那个小小的我,那没有一个人,一个家庭会是幸运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党员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