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用卡消费模式日益为民众接受,相应地引发大量的信用卡纠纷案件涌向法院。该庭2015年信用卡纠纷收案129件,2016年收案303件,2017年收案778件,2018年收案2372件,收案数占该庭涉全部金融类案件的52%,信用卡纠纷收案数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激增。
该庭近日调研发现,信用卡纠纷案件激增的原因在于:
1、银行发卡门槛较低。 银行因相互竞争而滥发信用卡,往往降低对于持卡人信用的审核力度,对于信用卡审核所需的工作、资产、收入等证明材料往往不做实质审查。导致还款能力不足和具有恶意透支意图的申请人能顺利申领一张甚至多张信用卡,为信用卡欠款的发生埋下隐患。
2、持卡人还款能力及意愿不强。80、90后的持卡人占了相当大比重,大多工作不稳定、消费控制力不强、还款能力较差。有的持卡人利用多个银行信用卡用以融资或套现。有的持卡人资金链断裂后被银行追讨时又心存侥幸,故意更换地址和联系方式消极应诉,以期逃避还款。
3、银行催收手段单一。银行在被告人欠款后大多仅仅以电话、信函的方式进行催收,催收记录只记载催收时间和大致内容,对于流动人口的催收往往很难达到效果。
4、刑事救济途径效率较低。虽然按照法律规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行为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但由于刑事救济途径效率较低,且容易激化与被告之间的矛盾,故银行多半会选择通过民事起诉的方式追回款项。法院受理案件后,也存在送达、执行难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案件办理质效。
为应对案件激增态势,该庭建议:
1、强化银行的风控意识。银行发卡时应严格规范发卡程序,完善信用卡资信评估制度,落实银行卡管理制度规定,加大对申请人的征信情况和履行能力的审核力度,仔细甄别客户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加强内部监督。强化对持卡人的催收,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如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与持卡人进行良性互动。银监单位应对信用卡发行实行动态监控,避免银行之间无序竞争、恶意竞争。
2、加强对公民的普法宣传。通过公开巡回审判、法治讲堂、典型案例、庭审直播等形式,以及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告知信用卡使用中的风险及法律责任,引导持卡人掌握信用卡使用规则,提高持卡人加强规范信用卡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良好的个人信用,坚持理性消费。
3、强化对恶意透支的打击力度。依法强化执行信用惩戒,将透支信用卡的失信人名单推送至工商、银行征信系统,限制其使高消费及贷款等;加强拘留、罚款、拘传等强制措施的运用,对恶意逃避债务的情形采取强制搜查措施,对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4、审判服务提档升级。加大诉前调解力度,对于信用卡透支纠纷案件在立案前应尽量先行诉前调解,并邀请具有金融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金融调解中,争取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发放司法建议书,建议银行在信用卡申请表中加入司法送达地址条款,从而使信用卡纠纷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能够缩短审理周期。定期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有针对性提出查除漏洞、防范风险的司法建议,了解金融机构的诉讼需求,加强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