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运用审判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审判流程管理,对整个审判流程实行信息化操作,对案件立案、分案、排期、审结、归档等各个环节进行电子化管理,实行无纸化案件流程管理,对于促进审判流程信息化建设,提高法院审判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审判信息管理系统。近年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加大了资金投入,在适应法院信息化的提升,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辖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秩序做出了一份贡献。
该院自开通工作“内网”以来,审判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状况并不乐观,部分案件信息录入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通过审判流程管理系统统计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相符,案件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密,未能真正实现审判信息化管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审判人员对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还有差距;对于怎样把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审判流程管理中来,如何将审判管理信息更好地运用到法院审判工作中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重视不够,同时也没有重视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操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二是管理制度不到位;加强审判信息化建设机制还不成熟,基层法院对审判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三是录入工作不到位;由于案件信息录入相对于纸质卷宗来说是一个重复劳动,增加了审判人员工作量,从1998年始,该院2000余件到至今是12000多件,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部分审判人员对案件信息录入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情绪,存在着案件信息录入工作不全,不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四是系统设置不到位,系统自身设计方面存在缺陷,案件审理阶段与执行阶段衔接不够紧密,资源共享不够顺畅,因工作职责不同,各部门使用的管理系统不尽相同,相互之间尚无共享平台,且相互难以查询。
该院建议,各级法院应加大培训力度,让法官及时掌握现代化管理信息的知识,通过学习和培训,让法官熟练操作,提高审判人员对审判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提高审判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和操作技能。明确分工与责任,细化各类人员的具体职责,领导亲自过问,通过召开会议,院长抓总,分管副院长负责分管部门法官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及网络查询和统计,点对点,定期检查等方式;加大对信息录入工作的督导力度,网络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系统网络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网络安全;系统管理员要经常对审判人员的操作进行指导,加强对信息录入情况的适时监控,定期通报录入情况。加强考核,确保案件信息录入的质量。案件信息录入情况纳入案件评查考核内容,定期对案件信息的录入情况进行考评,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真正触动、督促、警示每个审判人员高度重视录入工作。加快与系统软件完善进程的步伐!改进流程设置,保障审判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录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各级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好地服务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提高法院审执效率,才能让百姓理解法院工作,最终让百姓信服法院和人民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