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西湖法院:简易刑案抓快审 繁简分流提质效
作者:龚文兵 聂涛  发布时间:2017-11-14 09:40:20 打印 字号: | |
  西湖法院网讯 自2015年以来,南昌西湖区法院审结的刑事案件每年均突破1000件,一直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为破解办案压力,该院一直注重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不断坚持创新审判方式来提升审判效率,在2014年的“轻案快办”试点工作时,就全省首创了运用远程视频方式审理简易刑案,全部简易案件当庭宣判,有效破解了“排庭难”、“提押难”等问题,初步实现简易刑案审判流程集约化。通过狠抓“轻案快办”实效,已呈现高效均衡结案及有效节约司法资源的良好态势。

  2017年该院继续以“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为总抓手,紧抓以案件繁简分流促审判质效的工作重心,结合作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试点法院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简案快审的审判规程,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的意见》、《西湖区法院刑事速裁程序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探索构建刑事速裁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利用刑事简易、速裁程序简化审理,实现简案快审,繁案、难案精审。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刑事审判质效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截止2017年10月底,共审结819刑案,审结率91.92%;其中审结简易案件531件占比64. 8%。案件平均办理天数为32.6天,比去年同期缩短10天,简易刑案审理周期缩短至7至8天;全部简易、速裁程序均实现当庭宣判,服判息诉率明显提升。

  该院主要采取了如下工作举措来实现繁简分流提升审判质效:

  一是制定科学的案件分流模式。建立刑事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有序衔接、繁简分流的多层次诉讼制度体系,科学设计案件分流标准,合理配置审判资源,简易刑案确定部分员额法院专门审理,实现批量案件高效处理,确保类案同判,实现繁案精审、简案快审。

  二是建立公检法司长效协调配合机制。通过该种机制,打通办理简易刑案的“快车道”,缩短办案周期,轻微刑事案件在法院的审理周期缩短至7至8个工作日。检察院集中批量案件移送起诉,对符合适用简易程序的均书面建议,法院依据建议即可完成程序分流的甄别,实现快速立案分案。

  三是对简易刑案实行集约化管理。(1)推行批量案件集中送达、排期、开庭、宣判。庭审前的程序性工作由固定人员集中批量完成,庭审后宣判、执行等工作由案件审判团队负责;(2)合理规划庭审。除了集中安排庭审,同时还将部分庭审工作前置,由法官助理协助完成,庭审时充分运用远程视频庭审方式。该种做法可以保证同一法官、公诉人在同一时段内对多个案件连续简案快审,庭审重点集中围绕量刑量刑方面进行,全部简易、速裁案件均实现当庭宣判,而且大大缩短了庭审时间,提高了庭审效率,有效保证了案件审理的公正与效率。今年运用该模式已审理340件372人。同时强调“简程序不减权利”,庭审前通过送达刑事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程序适用告知书给被告人,庭审中对有关诉讼权利和程序选择权进行核实确认,切实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既提升效率又保证质效。(3)推行刑事裁判文书繁简分流。做到简易刑案简化使用要素式、表格式等格式化判决书;疑难复杂案件判决书围绕争议焦点,繁简得当,事实证据强化分析,法律适用详尽说理,量刑意见评判合理。

  四是积极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提升繁案、难案精审水平。今年,该院联合区公安、检察院制定了《刑事案件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实施办法》,这是该院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在积极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工作中,该院紧抓实践,围绕实现“诉讼证据质证在法庭,案件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在法院”的目标,对受理的疑难复杂案件,结合 “三项规程”等要求,进行积极探索,逐步提高庭审实质化的能力和精审难案的水平。

  今后,该院还将继续紧扣繁简分流的工作重心,围绕提升审判质效的工作中心,深挖潜力,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巩固司法责任制改革成果,完善审判机制,全面提升审判质效和审判管理水平,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责任编辑: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