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札记
父亲
作者:吴凡云  发布时间:2017-05-02 08:57:18 打印 字号: | |
  父亲出生于民国廿十二年(1932年)。当时旧中国战乱不己,但有远见的奶奶把我的父亲送进了私塾,加之父亲天资聪明,自小懂得吃苦,上进。新建刚解放时,父亲就毅然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入了党。那时搞土改,分田地。在众多的青年中,因为有文化,上级提拔他当了区小队长,以后正式参加了革命工作。

  父亲当过人民公社社长。他说话能主持公道,顾全大局。他乐于奉献,为百姓谋福祉,深得众人敬佩。

  父亲胸怀宽广,严于律已,宽于待人。因父亲出身农民,又长期在农村工作,干群关系很好,群众基础很牢。

  六十年代,一曰只能吃半餐。父亲那时身居要职。家里再穷得揭不开锅,父亲也坚决要求母亲不许向村食堂索要米,如此严于律已,确实难能可贵,不愧是位廉洁自律的好干部。

  念起父亲对我们的宽仁和爱护。父亲总是很忙。父亲长期在基层工作,他更加体恤民情,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印象中他总是开会,和人们一起种田。那时奶奶还在,身体不好,他给奶奶嘘寒问暖,精心伺候。也总是省吃俭用供我们去读。

  父亲实在太累了,儿时我就看过父亲因操劳过度住进医院险些手术,九死一生。

  父亲常说,人不读书就是不忠不孝。父亲常教育我们;别人干不了的,我们要争取干出明堂来,以后做事,要对得起老百姓。

  父亲,给我的心,灌输着血液,汇成歌。

  父爱,这一首歌,我们要用一生铭刻和珍藏。
责任编辑:龚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