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儿时,母亲在家很辛苦,要做家务,又要下田干活。我们兄弟八个,养大不容易,父亲在外又顾不了家,生活总是很拮据。母亲不仅自己间隔养猪,自己到田间地头挖野菜,贴补家用。儿时母亲会赤着脚去锦江边捡些螺丝、蚵蛎,常被划破脚流血,为的是让我们儿时的年夜饭桌上有荤食。这是我对母亲儿时过年的记忆印象。
母亲爱她的儿女,每年,除夕前,母亲不仅按习俗忙碌,她好像一辈子不觉得累。对于年夜饭,她从不做得简单,母亲不嫌每道菜复杂,母亲对品质、颜色、口感都很挑剔。记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忙累了一天的母亲在临睡前总是把各种食材按盘摆好,我知道那种辛劳。三十那天,母亲会给每个儿子都留碗,母亲也给在外工作的儿子留着。年夜饭不仅是母亲的手艺,更是一颗爱每一个儿子的心。
如今,母亲依然保持着她勤俭操劳的品格,为儿女做年夜饭依然是她认为最开心的事,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却认准了唯有这样才能把她心里好多的爱给儿女。母亲还把儿女孝敬她的钱拿还给儿女。这一天,母亲还会从她不多的、省吃俭用的积蓄中拿出钱来给儿孙。
母亲的年夜饭不再做得简单、快捷,却依然如贫穷时那样做得营养,每一碗都散着香味。我把母亲做的菜发到我的朋友圈。我只是想说我的母亲做的不只是汤、菜那么简单的活。年岁渐长,一年一年,是把一份对儿女的爱,牵绊着她一生辛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