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法院网讯 去年以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专属合议庭”用“五心”即耐心、精心、同情心、热心、公心来化解一件件劳动争议案件,较好地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万某向该合议庭送上锦旗一面,上面写着“维护正义,保护弱者”,充分表明了当事人对人民法官感激之情……
该院劳动争议合议庭,由2名法官和1名书记员,担负着辖区数千件案件,通过梳理、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从事体力劳动如:保安、工地做泥瓦工、售货员、搬运工等,这类人群发生劳动争议案件诉至法院,法官用“耐心”释法。
该院受理的李某某等人诉被告鹰潭某公司劳动争议64起案件,经过法院分别多次做原、被告工作,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告考虑到各原告来自全国各地,分别一一支付款项给64位原告很繁琐,便提出所有款项全部汇至法院账户,由法院给付64位原告。这样无形中增加法院的工作量,但为了促成双方调解,经与院办财务室商榷,法院同意了被告的提议,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由被告在规定日期内将调解款转到南昌银行营业部户名为法院帐户内,再由法院将调解款分别给付各个原告。其中李某某等三人调解款每人2700元,支付其他各原告(61人)调解款每人1850元。现64位原告均已经收到了被告的调解款。
此类案件基本上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没有缴纳社保,这些人员有的是农民工,有的是下岗工人,相应文化程度低,维权意识不高,法律知识掌握少,社保不属法院受案范围一时当事人不能理解,法官只能用“耐心”说服解释法律法规,甚至不厌其烦将法律条款或者司法解释逐条逐句给当事人宣读查阅,防止引发不稳定因素出现。
从事银行业、公司中层、高管人员双休日工资起止时间和工资计算标准,作为劳动者他们在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是有瑕疵的。法官用“精心”帮助劳动者核实加班的事实存在去计算和完善劳动者计算方式,因为劳动者在工作中不慎受伤、导致伤残甚至死亡,作为劳动者或者近亲属向用人单位要求按照工伤标准进行赔付责任诉至法院,只有认真的核查精心的计算、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官的人文关怀。
该院受理的万协警诉南昌市西湖区某局劳动争议案件,万某是在协助民警抓捕工作中不慎受伤,属工伤,经鉴定为八级伤残,双方就工伤赔偿款无法达成一致,经仲裁裁决后,单位不服起诉至法院后,承办法官立即组织双方调解,万某要求解除劳动关系,要求单位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住院治疗等费用,法院按伤残等级计算出赔偿款后,告知单位劳动者在受伤后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依法应当按伤残等级赔付三个一次性补助金,并将法条及司法解释逐条向单位释明,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劳动者当场收到赔偿款,案结事了,对法院工作给予“维护正义,保护弱者” 的评价。
劳动争议案件类型挺多,还有的用人单位没有帮雇员购买工伤保险而发生意外的,法官用“同情心”,因为此类人员有一部分用人单位是没有帮助他们购买工伤保险致使他们因公受伤后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一般碰到此类情况都是不理不睬,甚至百般刁难劳动者;在处理个体企业、个体独资公司组织的经营规模较小,赔偿能力相应薄弱,针对此情况,会多做调解工作,一次不成,二次调,反复调,调到双方都能接受为止。既要让用人单位赔得起,又要让劳动者获得满意的赔偿款。
去年年底,受理了百余名劳动者状告某公司劳动争议案,因人数多,案情复杂,时间跨度大,百名、百件,如处理不好,影响大,法官用“热心”冒着严寒酷暑积极走访企业和接待一个个当事人,不厌其烦做工作,审判员为了查阅案件做好庭前准备工作,一星期左右,速录员为了全面完善庭审笔录整整花了三天时间熟悉双方证据材料,足足开了两天庭审。
劳动争议案件与普通的民商案件不同,主要要经过仲裁前置程序才能够诉至法院,当事人在向法院起诉时,当事人内心都是有一杆秤和一本帐,知晓输赢的概率,和应当赔付的款项心知肚明,法官用“公心”认真调判每一起案件,认真做到每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偏不倚,通过出于“公心”调判。去年以来该院所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325件336人,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