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名字 ——松湖。那是一个风景绮丽,妙趣横生的地方。
家乡有一个清澈美丽的清泉 ——锦江,她发源于慕阜山脉东麓,奔突而下,流入长江中下游这块广袤富饶的土地。
童年的岁月,我都是在锦江畔长大的。听老人们说,锦江是一条不平凡的河。一九三九年三月,侵华日军侵占了我的县城,接着生米、西山等广大地区相续沦陷,家乡人们积极支援抗战的游击大队。他们凭借锦江天然屏障,奋勇抗敌,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事迹。而今,当年抗击日寇的炮台已荡然无存,只有那锦河水日夜不停地流淌。
童年地生活充满天真、烂漫。我和小伙伴在沙滩上嬉戏,玩累了我们就去河边放纸船,纸船载满梦幻,向东漂流。忙时,我们也跟着大人在锦江畔春种秋收。年年月月,那里成了我们的乐土。朝看露珠缀满稻叶,暮听锦江渔舟晚唱。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雨水充沛,水草丰茂,草洲湿地碧绿一片,相映生辉。碰上春汛,我们这些孩子们便也学着大人的样,背了竹篓去‘赶海’。沙滩的淤泥里遍是鱼虾,还有丰富的蟹,蚌,田螺。都是些美味的佳肴。
少年时代,充满野性和顽皮的恶作剧。一天突发奇想,邀上一两个伙伴,自己充当‘司令’,趁了黄昏去‘奇袭’对岸沙滩上的瓜地。我们刚一进瓜地,一伙伴突然惊叫,吓得我们掉头就跑。到水岸寻了水牛,仓皇逃窜。哪知水牛受了惊吓,在水中难于驾驭,使我这个本来就不谙水性的少年拼命挣扎,危急之时,一叶扁舟飞疾而来,一位老者用一双宽厚的手轻轻地托住了我。我熟悉这位老爷爷,他原是抗美援朝的英雄,伤残后舍弃政府的照顾,在这锦江畔摆了这个轮渡。闲时开恳出这片瓜地,用他的劳动果实为乡邻送去一片清凉。几十年后,宽阔的义渡大桥连接了南北的交通,老爷爷当年摆渡的地方已无人问津,但他那善良的品质却永记于人们心中。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我怀念生育我的那片土地。锦江的水碧纯透明,我们都是喝了锦河水长大的子孙。记忆中,父辈们曾甩开粗壮的臂膀,挽起一桶桶的水,或制豆浆,或酿酒,或煮饭。他们的赤脚踩出一路汗水,一路欢笑,那种日子虽苦犹甜。随着日子推移,渐渐的有了压水机,但喝惯了锦河水的人们说:“咋觉得这水就是没有那锦江水甜啊!”锦江水给了我们生命,也支撑着这里的村民世代地探索、奋斗。他们上广州,下海南,闯深圳,勇敢地搏击着商海风潮。如今,富裕的子民总在心底忘不了对母亲河的热爱和崇拜。你看,那龙舟赛上拼足了底气喊出的句句回肠荡气的号子,不正是他们热爱生活的心声和对母亲河的赞美吗?!
许多年后,我求学,参军,不再依偎锦江,但母亲河给我的深情和关怀却在我心底流淌。
锦江,你是一条坚毅的河,九曲十八弯,千回百转,你坚韧不拔。
锦江 ,你是一条生命之河,你为两岸衣食男女注入了多少爱情的源泉。
锦江,你是一条正义之河,当年,你抵御过强敌的入侵,今天,当有人用罪恶的板斧戕害无辜的森林,毁坏植被,你会掀起巨浪,咆哮着伸张正义。
你无私地灌溉着两岸的稻田,为她做着漂亮的嫁衣。你为正在开发的赣中南药湖开发区输送永不枯竭的水。
锦江,我生命的河,心中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