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法院网讯 近年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年青大学生的培养力度,让他们在审判第一线磨练自己的才干。从2005年起招录35名年青大学生,占全院人数3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35名。这些大学生通过司法考试合格后,在书记员、助审、审判员、审判长、副庭长等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审判岗位上作了一定的贡献,为法治春天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和谐之章。
该院推出“五抓”新举措,即一抓培训,二是庭审观摩,三是传帮带,四是撰写法律文书、新闻、调研、信息四项工作考核评比,五抓典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培训,新招录进来的年青大学生法官,为了适应法院的工作,举办培训班,请有经验的老书记员介绍如何送达、作笔录、庭审记录、接待当事人、装卷、宣判等书记员必备的素质,通过培训让这些年青大学生法官进入角色。凡是上级要求初任法官参加省高院业务培训,无条件让他们离岗参加培训,接受专门的法律法规的系统学习,更好地适应审判、执行工作的繁重任务的完成。凡是业务部门要求购买的法律书籍,该院出资10万余元,给每个年青大学生法官做到人手一册,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务,从中对理解一个个具体案件得到了有关法律的支撑作用,少走弯路;二是庭审观摩,该院凡是遇到新招录的年青大学生法官,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庭审观摩,请法律知识丰富,庭审能力强的老法官、庭长、副院长开庭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让这些年青大学生法官了解开庭程序即“法庭调查、辩论、最后陈述”,较好地解决一旦自己担任主审法官、审判长,心里不慌,沉着应战,为今后做一个合格法官缩短差距。三是传、帮、带,采取以老带新,一帮一方法,从送达开始,调查、取证和当事人谈话,都带着这些年青大学生法官,从基础性工作做起,让他们尽快熟悉法官工作套路和方法,尽快缩短时间,尽快让他们担起审判、执行工作的重任。四是撰写法律文书、新闻、调研、信息四项工作考核评比,该院利用道德讲堂,让年青大学生有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组织法律文书评比竞赛。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开展书画、诗歌、演讲比赛,让他们不仅能办案,还能文。该院制定调研、宣传、信息工作考评细则,对成绩突出的年青大学生法官进行表彰,对完不成任务的人,进行通报批评制度,倒逼机制运用使有才华的年青大学生崭露头角。五是抓典型,对年青大学生法官有突出贡献的,不拘一格,任人唯贤,2008年招录的张世民,审结500件案件,撰写10万字文章发表在人民法院报等杂志刊物,由于成绩突出,德才兼备,已走上行政庭副庭长岗位。2011年招录的张涛,撰写20余万字文章,发表在人民法院报等十几家媒体,任劳任怨,人称老黄牛,2014年荣获省高院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市中院荣记三等功一次,已经负责起研究室全面工作。
该院通过“五抓”工作新举措,年青大学生法官6名担任审判、执行团队负责人,克服案多人少的矛盾,为了完成繁重审判、执行工作任务,他们采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态度,舍小家顾大家,为法治春天早日到来,他们一直奔跑在路上,为辖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尽心尽力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