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慕名拜谒这座赣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建成的崭新大堂,我感受到她周身透着的晴朗的气息
这里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说经堂、芷经楼、钟楼、鼓楼、客堂、公德堂、延生堂、祖师堂、方丈堂、舍利塔、海会塔、僧房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置身其中者禅房也像在道观中,雕饰和画栋,目不暇接。
最喜引人注目的是由赵朴初书写的大雄宝殿字体,更增添气势。
据载,永昌寺前身赣州天王寺。究其历史,应在唐末宋初。因火灾和历史原因,经了两位高僧先后重修。由于时代变迁、岁月流逝和自然灾害破坏。天王寺便成了城市的一个道路名了。民国十九年永昌大师在天王寺定杲老和尚座下出家。永昌寺缘于永昌老和尚,托?江西兴国,俗姓李。十四岁依定杲老和尚披剃。民国二十九年参访诸山长老,修禅净,习教理,学毗尼,几十年如一日,一心念佛,上弘下化,济世度人,享年八十有三。现寺庙是现任主持释继德为记师恩,遂以恩师之名,遂在沙河内龙泉寺的基础上,经赣州市政府批准,划地四十亩建成如此规模的寺庙。
登上山顶,看天高云淡,群峰交错,更看到苏区振兴给赣南带来的变化,无比欣慰。
此处灵山,何远求愿。人来于此,多在烦恼中求宁静,宁静中求智慧。佛法给世界于智慧,在智慧中求得世界和谐。一代代的人在义务中求安乐,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这也是天下炎黄子孙慕名前来朝拜的主要原因吧。传承人世间的美德,共同构建和谐的明天,我们的社会不正需要这种美德吗?一代代的人们不也是在沿承着先贤人们开创的道路前进吗?
我想,只要炎黄子孙携起手来,伟大祖国就会永远昌胜,世代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