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每名干警要谈好一场“恋爱”,守好两条底线,做好三篇文章。谈好一场“恋爱”即践行群众工作恋爱法;守好公正与效率的底线;做好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当事人三篇文章。去年以来,该院干警克服案多人少的困难,坚持“白加黑、二加五”工作法,全年共审、执结案件5600余件,比上一年度增加43%,达到了案件数量上升,上诉率下降;服判率上升,发改率下降;群众满意度上升,投诉率下降的“三升三降”效果,受到辖区群众和当事人的好评,先后荣获全省“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全市政法机关先进集体、南昌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甘当参谋员,做好服务经济发展大文章
今年2月6日,根据该院地铁一号线房屋拆迁巡回服务小组事迹改编的小品《恋爱拆迁》在市、区迎新联欢会上进行汇报演出,引起巨大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西湖法院法官真是实实在在为拆迁户服务。
地铁拆迁户王林是一位60余岁的退休老同志,因不服 “地铁一号线房屋征地拆迁决定”而多次到市、区上访,并欲向法院起诉。接到情况通报后,法律维权站法官主动找到王林,向他宣讲拆迁法律法规,解释安置补偿方案,同时针对王林上访个案的特殊性,结合法院审判工作的关联性,及时向“总指挥部”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使一起可能发生的上访事件得以顺利化解。
去年2月,该院在“西湖区地铁一号线总指挥部”挂牌设立“法律维权站”,指派资深老法官专门接访。同时兵分两路,派出由一名院党组成员带队的三人“法律服务巡回小组”分赴广润门街办和西湖街办,通过法律咨询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为拆迁居民提供零距离的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拆迁征地引发的诉讼风险。截止目前,“维权站”和“法律服务巡回小组”共接访群众110余人次,妥善审结3起原告张萍等19人不服房屋征收决定行政诉讼案,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10名原告撤回起诉,5名原告达成和解协议,其余原告均表示会依法维权,4名欲起诉的拆迁户打消了起诉的念头,表示全力支持政府的拆迁行为。
西湖区朝阳新城是近年来西湖区城市建设的重头戏,涉及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建筑承包、劳动工资等方方面面,为了使新城建设始终在法制的框架下依法有序推行,该院院长雷虹带领法官进企业、跑工地、访当事人,先后10余次实地走访建设工地,为他们送去法律服务。今年春节前,为了帮助农民工及时拿到拖欠的工资款,雷虹同志带领法官亲自来到某建筑工地,做企业负责人的工作,帮助农民工追回拖欠的工资款200余万元。
在服务经济发展中,该院建立与辖区企业、单位的常态联系,定期组织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司法活动,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其发展的难题。去年6月,该院民二庭法官受邀来到辖区某银行,就如何规范信用卡发行、避免信贷风险,为该银行员工举办了一场生动的法制讲座,受到银行员工的好评。据统计,一年来,该院先后为辖区企业开展法制讲座7场,发出司法建议10余条,帮助企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20余项,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
常当宣传员,做好服务辖区群众大文章
去年11月29日晚上8点,该院院长雷虹准时来到广润门街道下湾街社区,这已是雷虹同志一年内第三次来到该社区进行“相约周四,夜访连心”活动,雷虹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聊社情民意。就居民们反映的当下比较关心的安全和卫生两个问题。雷虹同志当即表示,今后法院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具体措施,配合开展“集中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法官下基层、大走访活动,使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为了能就近为辖区群众提借司法服务,该院院长雷虹要求全体法官要“下得去、呆得住、能交心”。为此,该院坚持审判工作前移,建立了院领导、中层干部、社区法官三位一体的下基层联动机制,每周四晚上,院领导轮流在辖区居民家中开展民情夜访,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组建由全体中层干部组成的法官连心团,每名中层干部与一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就学等方面的难题;每名社区法官负责一个社区,开展“三官四员进社区”, 今年5月,该院将法官进社区向全区每个社区、村、家委会推广,实现法官与全区115个社区、13个村、21个家委会一一对接,法官进社区工作全覆盖,要求社区法官达到“五个一”即:每个庭室包干负责一个街办所属社区,部门负责人为该街办法官进社区第一责任人;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名法官进驻,并将法官姓名、联系方式等上墙公开,方便居民联络;社区法官每周至少下到社区一次,并将法官进社区时间提前向社区居民公示,群众遇有法律问题可现场咨询、预约咨询、电话咨询等;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法律咨询活动;每名社区法官要有一本社区工作台帐,做好《入户走访工作日志》记录,对于居民反映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定期跟踪解决情况。一年来该院领导班子成员在社区开展民情夜访80余人次,走访社区群众260余家,解决实际困难40余件,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6万余元。如今,西湖区法院法官已完全融入社区,社区居民有什么困难也会主动找到法官。
善当调解员,做好服务当事人大文章
人民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与效率是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殷切期望。为了确保案件质量,该院制定严格的目标管理方案及考评细则,出台公务员、案件、信访、廉政四大管理办法,界定院领导、中层干部、审判人员及书记员职责,明确各部门任务分工,细化、量化全院干警工作指标,形成“一加四”考评模式,严格考评标准和程序,全部考评数据均由局域网平台自动生成。将每名干警的工作进度上墙公示,年终进行总评,实现挂图作战。
为了提高审判效率,实现速裁与精判的有机统一,该院先后设立“立案调解速裁办公室”开展小额诉讼试点,实行简微案件速裁。在交警南昌大桥大队、西湖大队设立“道路交通速裁法庭”,实现与交警部门无缝对结,一站式处理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去年以来,立案调解办公室已成功调解案件500余件,调解率达到80%以上。
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司法救助,试行交通事故案件困难被害人申请财产保全的免担保手续,简化担保程序,保障了被害人及时获得赔偿;将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及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等12类当事人列为减、缓、免交诉讼费的对象。在立案时及时办理缓、减、免交诉讼费手续,较好的帮助了因钱打不起官司的困难群体。去年以来共为22件刑事、行政以及民商事案件的22位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13万余元,受到当事人好评,收到当事人打来感谢电话10余次,送来锦旗2面,赢得了当事人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