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湖法院网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大量雇员为个体私营经济注入了活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助了一臂之力。个体私营企业大量是民间私企,目前我国个体私营企业没有非常完善的安全保障设施,加之雇主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淡薄,以及雇员自身意识和素质等因素,雇主与雇员之间因提供劳务伤害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在双方未能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时雇员向法院提起诉讼。2011年1-10月,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审理提供劳务受害责任纠纷案件28件,2012年1-10月,该院审理此类案件37件,同比增长32%。
该院在审理提供劳务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主要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雇主对雇员的损伤有过错责任的,因为雇主的原因造成雇员在工作中的伤害。比如在工作中指挥不当,违反常规的安全常识,强行要求雇员从事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作,从而导致雇员损伤的,雇主须无条件承担赔偿责任。二是雇主对雇员的损伤没有过错责任的。雇主对雇员的损伤应承担无过错责任。比如因雇员在工作中过失损伤,虽然不是雇主的过错行为所致,也不是雇主的主观意念。另外雇主对雇员的工作也负有安全注意和劳动保护的责任义务。基于以上原因,雇主对雇员的损伤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因不可抗力的因素如自然灾害导致雇员在工作时伤害的,这既不是雇主的过错,也不是雇员的过失,在这种情况下,雇主对雇员的损伤须承担无过错责任。三是雇员自身过错行为导致损伤,雇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按照操作规则进行工作造成损害的,雇主和雇员应酌情承担赔偿责任。理由是虽然雇员导致伤害是在为雇主工作时发生的,但是雇员违规操作,不照常办事,导致自身伤害,对此,雇员应负有主要责任,故应对自己的损伤分担一定的责任。四是因第三方的因素导致雇员损伤的,第三方对雇员的损伤承担赔偿责任。比如雇员在为雇主送货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雇员损伤的,应有肇事方对被害人(雇员)承担赔偿责任。另外雇员因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导致生活困难的,雇主应当在经济上、生活上给予适量的补偿。
为了防止和减少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雇佣纠纷,同时为了有效的防范和避免雇员在工作中的伤害,以及为了更好的处理雇员与雇主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双方应签订劳动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进行约定。雇员一旦发生伤害时,有利于依法维权。二是雇主应当为雇员购买劳动保险,建立安全劳动保险制度。三是雇主应当经常对雇员进行安全常识教育,让雇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四是要建立劳动监督制度。对雇员的工作适时检查、指导,从而更好地防范因人为的原因造成雇员伤害,防止事故的发生,为和谐社会作出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