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法官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心中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服务群众,宁愿自已多动手,不让群众多跑腿;宁愿自已多辛苦,不让群众受委曲,要让人民群众从进入西湖法院的那一刻起,感受到便利和公正。
将法庭设在群众身边
今年6月27日下午,南昌市老年颐养中心的老人们早早来到门前的空地上,等待着西湖法院法官们来这里开庭,当天该院院长雷虹率巡回法庭法官冒着酷暑走进了老年颐养中心,公开审理一起物权保护纠纷案件,并现场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50余名老人旁听了庭审,并就继承、赡养、婚姻家庭等问题进行了咨询。
为了方便当事人诉讼,该院将审判工作前移,将法庭设在群众身边,成立社区巡回法庭,配备司法调解流动车,定期在辖区各社区开展司法服务。司法调解流动车的主要职责有:开展法律咨询、指导人民调解、调处轻微民事纠纷、现场受案、就近开庭,使群众足不出社区就能解决纠纷。他们将印有巡回庭法官联系电话的卡片向社区居民散发,遇有法律问题或民间纠纷,居民可以随时向法官咨询或求助,社区居民称司法调解流动车为司法“110”。一年来,巡回法庭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开展法制讲座10余场,调处轻微矛盾纠纷40余起,在社区开庭12次。
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近年来居高不下,为了赔偿事宜,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与交警部门之间来回奔波,费时费力。为了在第一时间帮助双方当事人解决赔偿问题,该院在辖区交警西湖大队、大桥大队分别成立交通事故速裁法庭,巡回办案。速裁法庭按照“法庭前移,化解纠纷;远程立案,节省时间;诉前保全,早日结案;调解为主,案结事了;三调联动,速裁速结”的指导思想,开展审判服务,现场为交通事故当事人提供咨询,受理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案件。
法官根据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特点,设计专供交通事故使用的简单易懂的格式化、填充式诉状和证据清单,方便未委托律师的当事人填写,还可用口头起诉笔录代替书面起诉状。速裁法庭将法官姓名、照片、手机号码在交警大队的岗位栏张贴,打破常规工作时间,全天候服务,及时进行电话法律咨询。
为了使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对各项赔偿金额做到心中有数,速裁法庭将交通事故赔偿的项目和赔偿标准张贴在显著位置,使他们对赔偿金额一目了然。一些交通事故当事人通过张贴的赔偿表,很快达成赔偿协议,用他们的话说,“以前出了交通事故后,司机怕受害人乱要价,而受害人又怕司机耍赖,导致互不信任,不得不闹上法庭,现在速裁法庭的法官已经帮我们算好了,没有必要再上法院了”。
把当事人当“亲人”
在审判工作中,该院要求全体法官把当事人当亲人,对来法院打官司的当事人做到三个一“递上一杯水,送上一声问候,临走道一声别”,使当事人感受到亲情的关怀。对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及时给予司法救助,除按规定减、免、缓交诉讼费外,及时为经济特别困难的申请执行人提供执行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2011年2月2日,中国传统的年三十,该院执行人员驱车120公里赶往抚州市,给申请执行人周某送去3000元执行救助金,帮助周某过个好年,接过救助金后,周某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反复唠叨:“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人民法院,真没想到大年三十,法院会给我送来救命的救助金,你们不愧是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呀!” 对于有困难的当事人,该院做到“五必救助”,即对城市低保人员必须救助,对失业下岗人员必须救助,对身体有严重残疾人员必须救助,对生活困难的军人军属必须救助,对年老、疾病等弱势人员必须救助。
为经济困难的被害人申请财产保全免除担保是该院推出的又一惠民举措。鉴于很多交通事故被害人经济特别困难,在申请财产保全时无法提供担保,而不申请财产保全可能面临着判决无法执行的尴尬局面。为了确保经济困难的申请人能及时申请财产保全,该院制定了《关于交通事故纠纷特困受害人申请诉前保全适用免除担保的办法》,对经济困难的被害人免除诉讼保全担保。6月8日首次适用该办法,对一起诉讼保全申请免除了担保。2012年6月20日下午,女残疾人黄某被微型面包车追尾撞倒,脑部受伤被送医院抢救。事故车仅投保交强险,受害人申请诉前保全但无法提供财产担保。社区证明受害人系低保户,丈夫也是残疾人,没有房产,为切实保护特困人员的合法利益,速裁法庭依照上述办法的规定及时扣押了事故车,保证了案件审结后判决的执行。截至目前,共为十余名经济困难的申请人免除了诉讼保全申请担保。
为了改善审判服务质量,今年上半年,该院在全院干警中开展了一次“自我找茬”活动,动员各部门查找当事人不便之处。立案庭书记员符婕在接待群众立案过程中,发现由于缺乏残疾人专用通道,一些残疾当事人在立案、诉讼过程中十分不便。了解这一情况后,院办公室仅用十天就建成了残疾人诉讼专用通道。桃花法庭由于地处朝阳新城,配套设施不全,当事人缴纳诉讼费要跑上几公里路程。针对这一情况,桃花法庭书记员黄中秋建议开通刷卡机,通过银行卡缴费。这一建议很快被采纳,现在当事人在法庭立案的同时就可以缴纳诉讼费,免去了来回奔波的辛苦。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共为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十余件。
视群众为“恋人”
在西湖法院,每一名中层干部都有一位“穷亲”,逢年过节,法官们都要带上大米、食油、衣物等生活用品,走访看望自已的“亲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这些亲戚都是通过辖区社区联系上的困难群众。去年以来,该院首次将群众工作“恋爱法”引进法院,要求全体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把群众当亲人、家人、恋人,心怀真情、心付真情、信赢真情。为此,该院成立了由50人组成的“法官连心团”,开展帮扶行动。
2011年10月20日“民情家访”日,该院院长雷虹来到下湾街社区,家住广三区4栋2单元301室居民熊某反映,她所居住的楼栋经常发生下水管堵塞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获悉该情况后,雷虹同志赶赴现场,当看到污水横流的现场,她当即联系疏通人员进行清掏,并出资1000元,三天内重新铺设了一条下水管道,彻底解决了该处居民的后顾之忧。
对于群众工作,该院院长雷虹要求全体法官要学会与群众交朋友,要沉得下去,交得了心,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已的困难,把群众的呼声当作职责。2012年9月7日凌晨3点12分左右,该院辖区内居民龚某家发生煤气泄漏爆炸事故。导致龚某及其妻子、儿子、邻居朱某四人受伤,而龚某一家生活十分困难,西湖法院领导闻讯后迅速展开爱心活动,组织全体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爱心捐款,向龚某家庭伸出援助之手,送去捐助款3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