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西湖法院反映基层法院法官从审判岗位向综合岗位流动的苗头应引起重视
作者:吴云 陈长权  发布时间:2012-09-17 11:02:55 打印 字号: | |
  南昌西湖法院网讯 人民法官本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成为一名人民法官是很多人的职业追求。但据了解,在基层法院,法官欲离开审判一线岗位,向综合岗位转移的思想日益严重,应引起上级法院高度重视。

  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案件数量压力大。很多基层法院法官手中长年积压着几十件,甚至近百件案件,而作为基层法院法官接受各类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对新法律法规的熟悉渠道有限,造成办案压力极大。很多法官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俱疲。二是涉诉信访压力大。由于上访成本低、效率高、风险小,当事人对法院判决不服,不是寻求司法途径救济,而是通过不断上访来达到自已的私利,而对于上访不属实的行为,缺乏有效制裁,导致基层法院法官普遍感到极大的精神压力,在他们看来,难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疲于应付各类涉诉信访。三是人身安全压力大。在基层法院,每天接触大量当事人,他们个人素养参差不齐,污辱、谩骂、伤害法官的现象时有发生,法官感受到的不是司法权威,更多的是委曲与伤害。四是各类错案追究泛滥。目前,各级法院都规定了名目繁多的“严禁”、“禁令”、“不准”等,而且这些规定过细过多,使基层法官精神普遍感到压力。五是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尊荣感缺乏。在基层法院法官工资、职级待遇极低,有些法官做到退休也只是一名科员。在法院内部,法官与其他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并无区别;在法院外部,法官的工资及职级待遇甚至不如同级别的公务员,导致法官的待遇与其工作压力极不相适应,使很多法官产生了离开审判岗位,转向综合岗位的想法。

  为有效改变这一现象,使法官真正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该院认为,一是要加大对基层普通法官的培训力度,及时更新知识,提高司法能力。二是规范有关信访制度,尤其是对于未穷尽司法救济手段的当事人,告知他们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树立司法权威。三是尽快实行法官单独序列管理,建立不同于行政管理的法官单独管理模式。四是提高基层法官工资职级待遇。五是建立基层法官定期休假疗养制度,让他们从繁重的审判工作中解脱出来,休养身心。六是加大对污辱、谩骂、伤害法官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开展藐视法庭罪立法的调研,以树立法律、法院、法官的权威。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