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札记
公正司法 一心为民
记全省优秀法官肖书江同志
作者:吴云 张涛  发布时间:2012-08-09 06:07:10 打印 字号: | |
  • 图为肖书江荣获2011年全省法院系统优秀法官称号
  • 肖书江正在接访当事人
  他,在审判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秉持着“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干净做人,务实做事”的人生信条,用自己富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

  他,从1988年至今,先后数十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曾获得“1991年全市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2008年度、2011年度全省法院系统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他,就是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肖书江。

一、刻苦学习钻研 强化业务素质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进入法院之前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在部队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曾在战斗中立过功,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工作后,依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历任助审员、审判员,他十年如一日,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依法办案,勤俭质朴,用诚实的劳动和言行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法官的形象。为了尽快熟悉法律知识,他收集、借阅、购买大量的法律书籍,始终注重加强学习,深入学习政治理论,重点学习法律法规;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既要应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起早念黑地攻读,并参加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专业证书班学习,他除了向书本学习,还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俗话说:天道酬勤,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他的勤奋和务实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同事们的认可。

二、办案一丝不苟 弘扬公平正义

  在从事的刑事审判工作中,他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一次,肖书江审理一起盗窃案,公诉机关在起诉书中称“上述犯罪事实,有失主报案笔录,有被告人供述、证词,物价部门估价结论等材料证实,足以认定被告人犯罪无疑,被告人亦供认不讳”。但肖书江的工作没有局限于一般的法律程序上,在核实证据过程中,于细微处发现了问题,失主报案笔录所述失主姓名、被盗地点与证明中所反映的相关内容不一致,且与被告人的供述也有不吻合之处。肖书江向公诉机关陈述了该案中证据不足的地方,为此,公诉机关撤回起诉。由于肖书江办案认真,一丝不苟,避负了错判。

三、坚持廉洁勤政 彰显浩然正气

  肖书江在审判工作中,一贯坚持文明办案,文明审案,严格遵守最高人民法院“八不准",多次拒礼拒贿。如他审理的吴斌抢劫案时,案犯的家属找到肖书江,要求对被告人吴斌量刑予以考虑,说着从衣兜里取出2000元以来表心意,并声称事后还要重谢。肖书江坚决拒绝,说“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判决是我的职责,法院有纪律,不能收受当事人及其家属的礼物。对方认为肖法官嫌这钱少,当即又从口袋掏出3000元,共5000元往肖法官办公桌抽斗一放,转身就走。肖法官拉也拉不住犯人家属,随后,肖法官让书记员几次打电话、下传票,通知被告家属来取钱,对方就是不来取。最后肖法官将该款作为被告预交的罚金上交国库。类似这样的拒礼有过多次,拒吃请更是不胜枚举,始终保持了一个人民法官高尚的情操。

四、废寝忘食工作 扎根审判事业

  肖书江办案,日有安排,周有打算,月有计划,每天提前上班,对当天准备审理的案件仔细检查一番,晚上别人下班了,他却还要在办公室干一阵子,把手头的工作忙完。下班回家,妻子很希望他能帮助干点家务事,可他一吃完饭便伏在桌子边,起草法律文书或自学法律知识。有时为了一个关键案子的审理,主动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直到案件完满审结。二十年来,肖书江同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工作,他审理的各类案件,经执法大检查,逐案评审,全部符合要求,但他没有满足,他只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人民法官根植于人民,也服务于人民。法律作为人民维护权益的最后一道保障,肩负着人民太多的期望与要求,对于这一点,肖书江同志非常明白,他以此为宗旨,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业务上精益求精。他以出色的工作,廉洁的作风和无私的奉献,履行着一名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