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在创先争优工作中坚持群众工作“恋爱论”,做到“三个一”, 即每个部门选择一个主题,开展一次司法为民主题活动;每名中层正职每周下基层一次;每名干警为群众做一件好事。受到辖区群众和上级部门肯定,在近日结束的西湖区创先争优暨运用实践群众工作“恋爱”论表彰大会上,该院党总支获全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名同志分获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为民服务先进个人、群众贴心人表彰。
完善便民服务举措,方便当事人诉讼。对待便民工作,该院坚持从细处着想,从点滴做起,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为了方便残疾当事人诉讼该院增设残疾人专用通道。试行对于经济特别困难的交通事故受害人试行免除诉前保全申请的担保。同时,该院还积极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缓、减、免交诉讼费;对部分经济困难的申请执行人提供执行救助,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已经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20余万元,发放执行救助金10余万元。
巡回法庭送法下基层,服务社区群众。为了实现为社区群众提供快速高效的法律服务,该院从三个民事审判庭抽调资深法官组成社区巡回法庭,配备司法调解流动车,定期在辖区各社区巡回服务。6月28日,该院巡回流动车,载着院长雷虹和民三庭巡回法庭法官,开进了南昌市老年颐养中心。将一起老年物权保护案件搬到老年颐养中心现场开庭。50多名老年人旁听了开庭过程。庭审结束后,法官们顺势开展了法律咨询,为老人解答了有关法律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巡回法庭先后在社区举办大型法律咨询5场,接待群众咨询2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近300份。
开展民情家访,访民情,解民忧。“困扰我们三年多的难题,雷院长三天就解决了,苏区干部的作风又回来了。”家住西湖区广外三区的熊女士见人就说。原来,在一次民情家访中,雷虹了解到家住广三区4栋居民出租的储藏间,因租户无卫生间,经常将粪便就近倒入排水管道,造成粪便满溢、污水横流。雷虹当即联系疏通人员进行清掏,并出资重新铺设了一条下水管道,三天解决了所处居民的后顾之忧。
成立由中层以上干部组成的“法官连心团”,每周四晚上,法官连心团成员准时来到挂点社区,对群众“三送三帮”。一送政策,帮思想解惑。为困难群众送去各项惠民政策,利用政策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和所遇到的困难,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自立自强。二送温暖,帮生活解困。每名连心团成员与一名社区困难群众结亲戚、交朋友,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三送法律,帮维权解难。为群众送去法律咨询,帮助他们解答法律难题。一年来,连心团成员走访困难群众近100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0余件,送去慰问品、慰问金等3万余元。
速裁法庭“快审”与“速调”并重。“感谢法官为我们做的调解工作,今后我们会相互照顾,互谅互让,安度晚年”。这是一对经立案速裁庭调解和好的老夫妻对法官的感谢。原来老两口1969年结婚,近来双方为一些小事闹起了离婚。速裁法官了解双方的情况后,与双方话家常,在轻松的谈话过程中,对原被告进行劝解及疏导教育,最终使双方都冷静了下来,认识到各自的错误,终于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并表示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幸亏法官的调解,避免双方老来分离的孤苦。
这只是西湖法院立案速裁法庭成功调解的普通一案。为了实现对案件的繁简分流,该院在立案庭成立“立案速裁庭”,在立案阶段,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矛盾不激烈的轻微民事案件,由法官当场调解,当天结案,省去了繁琐的举证、答辩、庭审、宣判程序,大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速裁办”成立半年以来已审结案件300余件,其中调解结案290余件,调解率96.6%。
为了做到快审精判,该院还对特定案件引进速裁机制。针对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快速增长的趋势,为了使大量的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在交警部门就能得到解决,该院在辖区大桥大队、西湖大队分别成立“交通事故速裁法庭”,由资深法官进驻交警大队,对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提前介入,就近审理。速裁法庭的工作职责主要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同时把工作前移到交警大队,接待交通事故当事人的法律咨询,对辖区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大交通事故,主动提前介入,参与案情讨论,与交警等部门的同志一起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交通事故速裁庭的设立,为当事人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关规定和赔偿标准,快速促成赔偿协议的达成,减免了繁琐的审执程序。一名在交警大队现场拿到赔偿款的当事人说,“以前对各项赔偿标准不了解,肇事司机怕被害人漫天要价,而被害人又认为司机会千方百计少赔,现在有了速裁法庭,我们双方心里对赔偿的数额都心中有数,也就不需要再去法院打官司了。”据统计,今年以来,两个交通事故速裁法庭先后接待交通事故当事人咨询400余人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300余件,案件审理周期均较以往缩短20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