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园地 > 审判调研
西湖法院反映网终犯罪现象初露端倪
作者:吴 云 张水兰  发布时间:2011-07-18 11:15:59 打印 字号: | |
  南昌市西湖法院网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网络已进入平常家庭,通过网上购物,网上交水电费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利用熟悉网络技术,进行网上窃取达到盗窃之目的,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2011年1-7月,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首次审理了一起网络盗窃案。

  该院在审理此案时主要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熟悉电脑,但自身的文化素质又不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年纪轻无业,并且经常用使用网络游戏、购物;二是隐蔽性比较强,这些不法份子通过在家中上网或是在网吧上网行窃,不容易被发现。三是被害人防范意识差,电子钱包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容易被他人猜中;四是部分被害人由于被盗金额小,没有报案,从而促使了被告在网上行窃的数额越来越大,作案次数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高;五是被害人地域广泛,不分地区与国界,受害人多,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余人,少则几十元,多则几千元。

  为了打击网上行窃的器张气焰,让广大市民在网上交易有个安全环境,笔者认为:一是司法机关要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消费安全,定期对网吧进行检查;二是网络用户加强防范意识,在密码数据设置上不要过于简单,防止网上不法份子钻空子,最终钱被他人盗取。三是发现电子钱包被盗要及时报案,不能因为数额少而不报案,使犯罪分子挺而走险。
责任编辑:黄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