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了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陈燕萍同志事迹报告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陈燕萍同志扎根基层14年,放弃市、县法院的审判工作岗位,向组织要求到县法院基层法庭工作。14年来,经她办结的案子3000多件,达到“三无”目标,即“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作为一个人到中年的女性,历尽千里跋涉、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苦口婆心为一个个前来诉求的百姓伸张正义,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一片赞扬声,真的不容易。值得我们所有的法官们学习,她是我终身学习的楷模。
学习她对党忠诚,到艰苦一线工作。为了体现“三个至上”的崇高目标,把自已学到的法律知识更好地体现在审判实践中,她主动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到条件最艰苦的基层法庭工作,一干就是14年多。而且为了多办案,办好案,少上卫生间,不喝水,这种精神值得赞赏。老百姓最怕的是诉累,一个官司,拖了又拖。我们的法官都能象她这样,当事人的怨气就会少些,赞扬声就会多些。
学习她敬业精神,敢于争第一的思想。她能够努力学习业务,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勇挑重担,要做就做第一的拼搏精神难能可贵。作为一名女性,长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有时骑着自行车去办案。到乡村,下田头耐心做当事人的工作,经她所办的3000多件案子,达到“三无”,真的不容易,成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官,陈燕萍的名字今天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无不知晓。
学习她对法律的忠诚,竭尽全力献爱心。为了照顾一个残疾女孩小敏,当上了一名“法官妈妈”,为了给她治病,自已省吃俭用,想尽一切办法,向社会发出爱心行动,这个故事我听后,感动得泪流满面,如果我们的法官都能象她这样,不是一判了之,而是对弱势群众伸出帮助之手,每件案子都能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和谐社会才真正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学习她廉洁为民,两袖清风的崇高品德。陈燕萍同志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也有亲戚朋友。她在自已丈夫一件案子说情中,处理得非常圆满,做到了“天平”不倾斜,没有办一件“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值得我们称道。
通过学习陈燕萍同志先进事迹,我决心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在自已审判岗位上,不断践行科学发展观,把陈燕萍同志博爱、平凡、敬业、吃苦、廉洁精神化作自已工作中的动力和源泉,努力为党和人民工作,真正成为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