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札记
老谢的三次微笑
作者:陈长权  发布时间:2008-12-02 11:03:53 打印 字号: | |
  老谢退休已经五年了,退休前,老谢是南昌市西湖法院政工科的第一任科长。退休后,老谢有空就去公园拉拉心爱的二胡,偶尔也会哼上几句,日子显得惬意而舒坦。最近,院里为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组织了一场老干部座谈会,邀请最近招录的6名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法官参加,聆听老干部们畅谈改革开放三十年法院发生的巨变。看到如今这么多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进入法院,作为老政工科长的老谢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老谢是1982年从部队转业进入法院的,那时的法院如同我们的国家一样,刚刚经过十年浩劫,百废待兴,文革期间大量案件急待复查,工作千头万绪。而当时的西湖法院共有干警36名,大多来自于地方保卫部门或部队转业干部,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数仅有初中文化水平,没有经过任何法律专业的学习和培训,法律知识十分欠缺,对法律的理解只是凭着平时的印象及对公平正义的最朴素的感知。老谢还是凭在部队学习取得的高中文凭,成为院里的“高材生”。但正是凭借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硬是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慢慢摸索,仔细推敲,反复讨论,审结了一大批案件。特别是83年“严打”期间,老谢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边办案边学习,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

  随着法院正规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光凭经验办案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为了加强法官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业务培训,1988年,法院成立政工科,专门负责法官思想政治工作及法官的教育培训工作,这一年,老谢自告奋勇,主动要求进入政工行列,成为西湖法院政工科第一任科长。此时的法院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家法律法规也逐步完善,各种新类型的案件不断涌现。而随着全军裁减军队员额100万,一大批部队转业干部进入法院,法院干警的教育培训工作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谢走马上任,担任第一任政工科科长。为了尽快提高法院干警的法律理论和审判实践水平,老谢多方奔走,一方面积极与省高院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联系,尽可能多争取录取指标,让法院干警有个系统接受法律知识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鼓励干警参加法律专业自学考试,通过自考取得法律大专文凭。为了起到示范作用,老谢也带头报名参加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的学习。当第一批干警拿到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的大专文凭时,老谢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老谢高兴地说,从今以后我们法院也有了自已的大学生了。

  同时老谢还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努力争取分配法律院校的大学生来法院工作。在老谢的不懈努力下,这一年区委分配二名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及四名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法院,充实审判力量。这些人成为西湖法院第一批法律专业人才。目前这些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法院审判骨干,并担任重要领导岗位。以后一大批法律专业人才陆续进入法院。

  1998年老谢从政工科长的位置退下来,但老谢仍时时关心法院的队伍建设。2003年老谢正式退休。在老谢担任政工科长期间,法院干警的文化素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绝大多数干警取得了法律专业大专以上文凭,超过半数以上的干警获得了法律专业本科学历。对于法院干警素质的提高,老谢感到由衷的高兴,脸上又一次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多年的付出总算得到了回报。但在老谢的心中仍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在他工作期间没有看到一名研究生以上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进入法院工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深入,西湖法院也加快了人才强院的步伐,通过内挖潜力,外招人才的方式,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有一名法官取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先后招录了五名具有硕士学位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三十余名法官通过研究生课程培训,全体干警均具有法律专业大专以上学历,70%以上的法官具有法律本科以上学历,法官素质得到了空前提高,西湖法院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少年审判工作及政治思想工作多次受到最高法院的表彰,连续8年4次被授予全省文明单位,最近,又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人民司法》杂志社授予的“全国应用法学研究先进单位”。看到法院各项事业快速推进,老谢再一次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改革开放三十年,西湖法院从一个不足四十人、干警仅有初中文化水平、办公设施简陋的落后状况,发展为现有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一百一十余人、全部达到法律大专以上学历、具有现代化办公条件的全国人民满意好法院。老谢为能见证这一巨变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老谢也为能参与这一巨变而感到幸运。西湖法院30年来发生的巨变不正折射出我们国家30年所取得的辉煌吗!30年弹指一挥间,展望下一个30年,老谢的脸上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责任编辑:南昌西湖法院网